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李晓哲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用心用情服务保障民生,全市市场秩序总体稳定向好,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件,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市海洋发展局紧紧围绕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动全市海洋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面对广大市民饮水安全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务要求的不断提升,市水务管理局全力提升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标准质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精细管理、创新服务、统筹推进,推动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快捷度全面提升。
市市场监管局>>>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5%
守牢底线,让安全常伴市民左右。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防疫、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五大安全领域,确保群众吃得放心、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在疫情防控方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制度,坚持“八个严查”,组织冷链箱货消毒96.5万吨、非冷链箱货消毒350余万件;落实农贸市场防疫制度,严格督促落实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卫生清理等制度;落实药店“四类药品”实名销售制度,对390家落实不到位的药店予以停业整顿。在食品安全方面,抓好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监管,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5%。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坚持对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等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特种设备“应登尽登”“应检尽检”,特种设备定检率100%,连续五年实现零事故。
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批落户,本市“国字号”国家质检中心达8个,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出台全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保护体系建设,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金奖3项、优秀奖20项,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保持全省首位。
节假日期间,创新“三六五”监管举措,实行消费纠纷快调解,为群众挽回损失114万元。推动ODR企业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全市ODR单位总量突破1.7万家,居全国前列。
市海洋发展局>>>推动国家“三大深海平台”落户
市海洋发展局抢抓中央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编制“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制定《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创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示范区,推动国家“三大深海平台”落户,加快推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海洋生产总值3129.6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全市GDP增速1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28.9%提升至30.4%。
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进入新阶段,“深蓝一号”首次实施三文鱼规模化收鱼,引进山东海洋集团投资50亿元探索打造绿色养殖新模式。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年底前将下水调试。
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共建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打造“强核心+大平台+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已有3个项目纳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组建由7名院士和8名首席科学家领衔的18个研究中心。制定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5条政策,精准助力企业发展。举办2021青岛渔业线上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带动提升青岛渔业品牌知名度,助力企业深挖市场潜力。
加强涉海环境综合治理,高标准完成纳入市办实事的29个渔港环境整治任务,发布《青岛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加快推动禁养区、限养区清理整治。渔业增殖放流投入1400多万元,完成放流苗种8.6亿单位。
市水务管理局>>>2021年调引客水3.6亿立方米
2021年调引客水3.6亿立方米,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62.56公里、一户一表2.5万余户,改造农村水厂18座、主管网300公里,对16条河道、17座水库实施综合治理和除险加固,清理河道206条、创建10条省级美丽示范河。本市保持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
建成后的官路水库将成为国家南水北调大水网的重要节点,年调蓄水量6亿立方米,实现“双渠输水、双库调蓄”梦想,将有效缓解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安全问题。强化水资源集约利用,严守水资源管理“红线”,科学下达区域用水指标,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8.11立方米/万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统筹调配客水与本地水,年内调引客水占全市供水量的60%;大中型水库蓄水4.3亿立方米,可充分保障全市正常用水量。
对河道、水库实施综合治理和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37项,疏浚管道300公里,市办实事计划改造50个积水点任务,实际超额完成,总共改造完成103个,各类防汛工程成功经受雨情考验。
施水生态修复保护,完成8个国家级饮用水源地安全达标评估,实施5处小流域治理项目,查编水保方案169个。大沽河南村断面调度生态水量超5000万立方米,全年利用非常规水3.55亿立方米,为生产生活生态留足“源头活水”。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摸排污水管网2086.6公里,新建管网91.3公里,老旧小区污水冒溢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65类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通办”
今年,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动全市65类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通办”,70%业务“一小时办结”,98%业务“当日办结”。
房转移登记过程中,购房人“只进一扇门、只提一次申请、只打一次钩”,就可以同步完成用水、用电、供气、供暖、电视、宽带、便民卡等7项业务。
跨区域办方面,打通异地受理、远程办理等环节,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同一登记事项在不同地区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多地跑”“折返跑”成为历史。
“延伸办”方面,与金融机构、公证机构、开发企业共建260余个远程服务网点,覆盖青岛全域,申请人办理贷款、公证或购房业务时,可以直接在金融机构、公证机构或开发企业现场办理不动产登记。
突出抓好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解决存量与杜绝新增“两手抓、两手硬”。全面深入摸排,成立了市级工作专班,严把历史遗留问题审核认定关口,持续健全完善问题台账。
打破“信息孤岛”,会同税务、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等19个部门,共享利用自然人身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婚姻登记等67项信息,凡可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不动产登记材料,无需企业和群众再自行提交。将全市不动产登记咨询热线整合为0532-82660001一个号码,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咨询不动产登记事宜。
新闻推荐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城阳区重点流域生态资源,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城阳区总投资5.6亿元,自2019年10月份启动“五水绕城”生...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