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手不足是最大的难题,红事还好说,唯独白事,离不开人,年轻的都出去打工,谁家有个白事,人都很难凑齐。”杨传泉道出了曾经的苦衷。
近年来,房寺镇围绕示范镇建设大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村规民约、精神引导、转变观念等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强化宣传教育为引领,转变群众传统观念。通过统一印发《移风易俗承诺书》《婚事新办告知书》《文明就餐倡议书》和《致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各社区、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红白理事会章程,章程制定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执行起来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注重典型示范引领,组织开展“感动房寺人物”和“身边好人推荐”活动,通过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部分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大部分群众,铺张浪费现象日益减少。
以完善村规民约为重点,促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该镇组织各村重新修订《村规民约》,节俭办理农村“红白事”,把移风易俗、治理民间的奢侈攀比之风引入制度化轨道。突出红白事“五改五提倡”。在全镇开展了殡葬改革活动,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厚养薄葬,规定白事一律三天丧,不准雇请吹奏乐队;坚持喜事新办,红事家宴不超过6桌。镇纪委、乡村文明办、民政等部门联合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现象开展集中整治。通过改革杜绝了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既为家庭节省了经费、减轻了负担,又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以建设特色文化为载体,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围绕特色文化乡镇创建活动,坚持疏堵结合,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共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广场舞走进了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全镇组织“樱旺杯”民间才艺大赛,弘扬传统文化,挖掘民间艺术,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事业中来,让传统艺术丰富群众生活;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进万家”、“六风建设”等活动,增强群众自觉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意识,引导群众与文明同行;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弘扬新风正气,倡树文明新风,大力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新闻推荐
编者按 自2009年德州市启动新一轮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以来,各级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的总抓手,精心部署,扎实推进,不仅让城市面貌、文明...
平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度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