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宁 张文丽
初夏季节,在细雨濛濛中走进我区广袤的农村,葱茏的绿色板块如润甘露,金黄的麦穗也沉甸甸的弯下了腰。目之所及,处处充满生机,让人切实感触到乡村文明行动给这里带来的“嬗变”。
改善生态环境,守护文明家园
在堂邑镇刘庄村,村口,如梦幻城堡般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或荡秋千、或玩滑梯,大树下,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在一起聊天,一副清新和谐的画面呈现在眼前。再前行,在一处花园小区前站定,亭台轩榭,雕梁画栋,景色美不胜收。
近年来,我区坚持改善环境与精神文明创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调整完善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把新农村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全力打造一批省、市级文明村镇,如今,全区省级文明村镇10个,市级文明村镇4个,为全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整治农村环境,建设宜居家园
“如今村里,下雨天走路不怕滑,夜晚出门不怕黑,夏天乘凉蚊子都少了。”说起村里的变化,84岁的村民肖李氏乐得合不拢嘴。在堂邑镇肖庙村,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齐,大街小巷看不到一点儿垃圾。我区在乡村文明行动中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净化与绿化相结合、集中突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着力巩固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全力建设生态文明村。完善镇村环卫基础设施,完成垃圾清除村庄垃圾死角,做到自然村无垃圾堆、粪堆、柴草堆。各村按照规划完成垃圾转运站建设,配备垃圾运输车辆,搞好对村庄的垃圾清运,真正实现了农村环境的净化、硬化、美化、亮化。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富饶家园
一个个香瓜泛着金色的光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一箱箱搬上运输车,一些外地客商争相收购,现如今的侯家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形成了以香瓜、拱棚蔬菜种植为主导的农业种植新局面。
这是我区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生动事例,也是我区“生态富民”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我区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狠抓特色农业生产示范。以兴村富民为总抓手,大力推进新品种种植,加强对各村农业的扶持和引导,培植营销大户、种植大户,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新闻推荐
我区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李可新 谢锦花 李可新 郑成亮 杜宁 张建光
...
平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度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