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全面小康,既要城市繁荣,也要乡村兴盛;既要物质丰裕,也要精神丰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重要保证。区委第十二届九次全会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列为“十三五”重点工作之一,为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高标准的目标要求。
过去5年,全区上下把“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诸多问题,城镇化水平低,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诸多短板,党员干部作风有待改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把“短板”补上,树立并落实协调理念,促进发展平衡、增强发展后劲。
推进协调发展,打造和谐东昌,就要积极参与“一区一圈一带”区域协作。完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加快融入中原经济区,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和领域。
推进协调发展,打造和谐东昌,就要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按照“拓展西部、优化南北”的思路,进一步拉大城市和园区发展框架,优化拓展发展空间,提速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城区向西部扩张,科学规划城区西部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加快西部外环片区的商位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两个园区的规划修编,规范产业布局,推进工业园区的优化发展。
推进协调发展,打造和谐东昌,就要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直接表现在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空间的扩张。要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抢抓国家支持棚户区改造以及我区与葛洲坝集团合作的大好机遇,用足用好国开行、农发行贷款及项目建设基金等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探索PPP开发等模式,全力破解资金瓶颈、土地瓶颈等难题,加快棚户区搬迁改造步伐。要统筹兼顾抓好村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抓好产业发展,走开产城一体、工农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子,扎实开展小城镇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推进协调发展,打造和谐东昌,就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让协调发展“刚柔相济”。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四德”工程建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养。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集中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项目,力争培育一批富有东昌府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品牌。
下好“十三五”发展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决战制胜的要诀之一。只要我们始终沿着“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行,就一定能构建平衡发展格局,促进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闻推荐
为提速转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第三届枣庄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举行 张术平出席并颁奖
图为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向第三届枣庄市道德模范表示祝贺。(记者 刘品 摄) 本报讯 11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枣庄日报社联合主办,枣庄新闻网、美...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