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芳报道
本报青岛讯水源干净了,粮食充足了,林木茂盛了,环境变好了,农民的钱袋子却瘪了,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当地平均水平。近日,这些为保护环境和粮食安全作出“牺牲”的“生态返贫区”,被纳入了青岛市***的范围。从今年开始,平度市和莱西市的10个经济薄弱镇,每年将获得200万元财政补助。
记者从青岛市农委了解到,这10个经济薄弱镇可分为库区镇、林区镇和粮区镇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平度市和莱西市。
以莱西市日庄镇为例。日庄镇位于半岛地区最大水库莱西湖的西岸,辖区内有库区村31个、移民14754名,居青岛市之首,被称为青岛“库区第一大镇”。这些库区村靠近水源,按照生态保护政策无法引入工业项目,却又因所处位置高于水库水面,连发展种植业也受到限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莱西湖建成,库区村群众生产生活一直比较困难,31个库区村人均收入远远低于莱西市平均水平。
和日庄镇类似,其他9个经济薄弱镇之所以贫困,主要是因为承担了青岛市经济社会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任务,在发展工业项目上受到环保方面的诸多限制。对于这些地区来说,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是“第一要务”。这样的定位,让它们收获了“粮仓”、“生态屏障”等美誉,却也为青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牺牲”。
据悉,此次经济薄弱镇的识别,并不单纯以地理位置为限,而是具有严格的标准。原则上,按照镇人均财政收入低于所在区市平均水平30%以上,其中生态公益林保护镇生态公益林4万亩以上,水源地保护镇移民村占村庄总数的15%以上,粮食主产镇粮食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亿公斤以上。
对于已经识别出的10个经济薄弱镇,从今年开始,市财政对每个经济薄弱镇,每年给予200万元补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特色产业。通过“输血”,直接促进扶贫对象增收。
“输血”之外,更重要的是“造血”。为帮助经济薄弱镇去除“穷根”,青岛市要求市内经济强区与经济薄弱镇结成帮扶对子,重点进行资金和产业帮扶。具体说来,市南区对口帮扶平度市蓼兰、崔家集、田庄3个经济薄弱镇,市北区对口帮扶莱西市院上、河头店2个经济薄弱镇,崂山区对口帮扶平度市旧店、云山、大泽山3个经济薄弱镇,城阳区对口帮扶莱西市日庄、马连庄2个经济薄弱镇,同时指定明确的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另外,政府行业部门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交通、建设、电力、水利等部门,对经济薄弱镇实施“六项工程”,即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文化广场、综合服务中心、镇容镇貌,加快改善贫困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的思路下,经济薄弱镇的脱贫也有了具体时间表。2015年,经济薄弱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有明显改善;到2017年,经济薄弱镇实现“三有”目标,即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主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所在区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经济薄弱镇主导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加完善,镇容镇貌显著改善。“没有实现脱贫目标,结对帮扶单位不脱钩。”青岛市农委副主任窦宗君表示。
新闻推荐
□记者李铁报道本报青岛讯青岛市金融办、市农委、市供销社日前在平度市共同举办了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培训会议,计划10月份将试点工作向全市推开。会议重点解...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