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尧美(右一)一直悉心照顾着婆婆。平度市开发区店前村的相尧美,丈夫江泽英是开发区的一名环卫工人,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家中有一个84岁的婆婆,婆婆常年患病,有老年痴呆症,提起相尧美照顾老人的事,周围村庄的人无不交口称赞。
停掉小生意,专职照顾公婆
据了解,现年60岁的相尧美与丈夫江泽英于1983年结婚后,三十多年来,夫妻和睦,孝敬老人,家庭和谐,一直为外人称道。“起先,公婆两个人的身体一直都挺康健的,我们也只需隔三差五过去看望一下,给他们送点好吃的。”相尧美告诉记者,“到了2009年,公公81岁高龄,因为年纪过大,身体衰弱,心脏有了毛病,气管也有问题,经常感觉呼吸困难,此外还检查出患有胆结石、肺积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从老人生病后,相尧美就时时挂在心头,一天几次到公婆家,服侍饮食,按时给老人吃药。“虽然公公全身是病,但由于老人家能够自理,我还不算太辛苦。”相尧美说,所谓祸不单行,就在这时,当时74岁的婆婆忽然身体出现毛病,很难受,经常头撞击墙壁。“我与丈夫赶紧将婆婆送往医院,可是接连走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检查出原因。”
据悉,那段时间相尧美操尽了心,原本天天走乡串户的她,做着收购废品的小生意,但看婆婆痛苦的样子,她一咬牙,还是毅然将小生意停掉了,并且将公公婆婆接到自己家里照顾。“我怕她伤到自己,白天照常照顾她,晚上就索性在他们老两口的床边摆了几个凳子,上面铺了一扇门板,我睡在上面。”相尧美告诉记者,这一睡就是整整三个月。每天夜里,她都要几次起床,伺候老人喝水、起夜方便,往往伺候完一位老人,刚刚躺下,还没等迷糊着,另一位老人又要起来……
后来,相尧美给婆婆在医院做了一个全面检查,先检查出糖尿病,在心理科又检查出心理神经失调症。“这种病以前俺都没有听说过,治疗起来非常难。”提起往事,相尧美还是有些感慨。
任劳任怨照顾家庭
据介绍,江泽英姊妹7人,但他却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因此,相尧美始终认为照顾两位老人是她应该做的事,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六位大姑子、小姑子共同分担。“既然俺嫁到江家,就是江家的人了,作为儿媳,照顾公婆就是俺的义务。有老人不伺候,等于没有老人。”相尧美说,“再说大姑子、小姑子也需要照顾她们的公婆,也还各自有工作,咱不能拖累人家。”
相尧美的体谅和对父母的悉心照顾,江泽英的其他姊妹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爹娘有嫂子照顾,我们这些姐妹都放心。”相尧美的五小姑子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们感觉爹娘被嫂子照顾久了,偶尔过去伺候,给他们喂药,他们还不相信,执意要嫂子确认过后才吃。”
据介绍,尽管相尧美照顾公婆很尽心,但老人毕竟年纪大了,2013年农历十月底,相尧美的公公忽然发烧,伴随呼吸艰难。“是相尧美第一时间发现父亲的不适症状,当时我在外面上班,是五十多岁的相尧美自己用电动四轮车载着父亲去了几十里外的人民医院。”江泽英说,“那会儿,人民医院恰好没有床位,她又载着父亲转去中医院。她脚不沾地忙了半天,将父亲安排住上院,家里母亲又开始发烧,严重感冒。没有办法,相尧美又骑着四轮车回到家,将母亲载到医院。”
尽心尽力,公公含笑离世
江泽英告诉记者,那段时间,相尧美照顾完母亲照顾父亲,整整三天三夜没有睡觉。相尧美说,她是儿媳,实际就是父亲的老闺女,伺候他是应该做的。”江泽英说,妻子的话让父亲感觉很温暖。后来被相尧美照顾习惯了,偶尔他过去照顾一下,父亲还会抱怨。
据悉,相尧美公公住院一个多月,都是相尧美在医院照顾。婆婆在医院住了八天,回到家由相尧美的小姑子们轮流照顾。“母亲也是被嫂子照顾习惯了,在家中天天嘟囔着找她,特别是吃药的时候,一点不相信我们,根本不吃。”相尧美的小姑子说,“没有法子,嫂子只好每天两头跑,母亲要吃药、打胰岛素了,她就跑回家,服侍完母亲,再跑回医院……”
去年农历十一月下旬,相尧美的公公含笑离世。公公过世后,相尧美照顾婆婆更加细心。直到如今,相尧美一直与婆婆住在一起,一如往昔地照顾饮食、服药,婆婆看上去身体康健,精神很好。
文/图本报记者郭微微本报通讯员崔柳
新闻推荐
“我身边的好党员”演讲比赛上,党员先进事迹感动观众 蹲在地上,陪申请人聊了1小时
5月20日,两学一做“我身边的好党员”演讲比赛市南专场和崂山专场启动,42位演讲人在预赛中分别讲述了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比赛共分三轮,至此第一轮十场预赛已陆续在各区市举办,约1...
平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度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