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华
▲刘晓慧在青岛友谊整骨医院,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她们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每天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向病人嘘寒问暖,为患者解决困难,用她们纤细而美丽的双手传递人间真情。她们就是该院的护理团队,护士节来临之际,她们中的优秀代表张瑞华和刘晓慧,用自己的真实故事,给市民讲述了护理人员的无私和奉献。
张瑞华:默默耕耘,无怨无悔
张瑞华自1996年毕业于平度市卫生学校之后,从事护理工作已经二十余年。作为青岛友谊整骨医院的一名护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张瑞华始终保持初心,勤奋、严谨、务实,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每一位患者做好护理服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名骨科护士,接待的经常是一些急症患者。“有一次,已经是下班时间,医院临时接收了一位车祸急诊患者。于是,我赶紧跟接班的护士一起给患者吸氧,保持其呼吸通畅。”张瑞华介绍说,“然后,我们又给他静脉输液,测量生命体征,包扎伤口止血,经过紧急的抢救之后,病人在短时间内就脱离了生命危险。”张瑞华表示,这样的突发事件在她们的工作过程中早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张瑞华告诉记者,还有一次也是下班的时候,医院临时接收了十几名乘坐小公共汽车出车祸的外伤患者,白班的护士都主动留下来帮忙给患者进行各种治疗、处置,一直到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等到患者们的情绪稳定之后,我们又给他们打来热水,送上热饭,患者们都对我们十分感激,连声道谢。”张瑞华说,“虽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但得到患者们一次又一次的肯定,我们依旧是很感动。”
据了解,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余年来,张瑞华深深体会到,要想干好护理工作,必须要痛病人之痛,急病人所急,视患者如家人,视服务为己任,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最终让他们接受到更好的治疗和服务。同时,张瑞华还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坚持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患者满意度为标准,不断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文明礼貌学习,提高自身的成就感。
2012年,因为工作需要,张瑞华被安排到医院供应室工作。“转换到新的工作岗位,我依旧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流程,使消毒的每一个菌包都达到规定的标准,全天待命以应付突发事件,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张瑞华说,“我觉得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理队伍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医院的护理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刘晓慧:真诚付出,甘之如饴
2002年,刘晓慧成为青岛友谊整骨医院护理团队中的一员。十余年的历练,她了解到护理工作的不易,但依旧甘之如饴,热情、仔细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据介绍,作为一名术前准备护士,加班加点对于刘晓慧来说,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医院每天接收的患者都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是突遭意外的,送来的时候情况很紧急,也很危险,经常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抢救。”刘晓慧告诉记者,“我记得,有一次,一位遭遇意外的患者被送过来的时候,浑身都是血。在我们把他送手术室过程中,他的血从一楼一直流到三楼,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只有在第一时间内对他进行紧急处理,并赶紧给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据刘晓慧介绍说,在她接诊的患者中,有一次紧急手术让她至今难忘。“我刚来到青岛友谊整骨医院上班那一年,有一位患者在开采石头过程中被意外砸伤,送来医院的时候,胳膊断裂,血流不止。”刘晓慧告诉记者,“情况紧急,我们第一时间为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医生立即给那位患者进行手术。手术一动就是两天一夜,结束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凌晨4点。”刘晓慧表示,手术结束后,医生直接瘫软坐在地上,她虽然也累,但看到患者平安脱险,她却很开心。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从事护理工作,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有一次,我护理的一个大腿骨折的老太太,可能是因为烦躁和着急,情绪一直不是很好。”刘晓慧说,“当我们过去查房时,经过仔细询问,老人的家属告诉我们,老人已经好几天没有大便了。于是,我就跟同事赶紧对老人进行了适当的药物处理,可是不奏效,最后,为了缓解老人的痛苦,我们直接带上手套用手将老人的大便抠出来的。”
据了解,贴心周到的服务让刘晓慧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肯定,但她并未满足,依旧坚持学习。在熟练掌握现有骨科术前术后护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充电”,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以及年长资深的老师请教,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文/图郭微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禚佩佩通讯员陶法东崔锡强)近日,由新河镇政府发起,平度市安监局牵头联合公安局、公路局、交通局,召开关于加强206国道新河段交通安全监管联席会。会议由平度市安监局副...
平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度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