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护士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我们通过医学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维护生命的健康。生命至上,仁心无限,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心医疗集团,医学的精神能得到更大的延伸……”昨天,市中心医疗集团迎来了65周年华诞,在建院65周年表彰大会上,院长兰克涛代表所有中心医疗集团员工重申了“精准医疗、精益管理、精诚服务”的核心理念。医院一批科研创新能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引领专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杰出中青年人才获表彰。
1953年12月26日,青岛纺织医院拔地而起,从青岛纺织医院到青岛市中心医院再到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当年的纺织医院已经发展成为现在扛鼎一方的大型综合医疗集团。尤其在近十年来,市中心医疗集团在医疗水平、人才队伍、科研能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华丽转身和快速发展。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市中心医疗集团将不忘初心,锐意改革,继续奋进,将医院发展成一个具有强势专业并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疗中心。
十年聚力
中心医疗集团华丽转身
青岛市中心医院前身是青岛纺织医院,伴随着青岛纺织行业的转型,医院一度陷入了优势不“优”、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人才结构不合理、病人少等重重困境。如何走出发展低谷,提高医院为患者的服务能力? 2008年4月,兰克涛担任市中心医院院长,他带领全院工作人员,进行了艰难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制定了“立足青岛,面向全国,综合实力强,专科特色突出,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大型现代化品牌医院的发展目标。
在发展战略上,十年来,兰克涛带领医院始终坚持“大综合、强专科”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医院内涵建设工程”,着力从医院管理、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六个方面入手,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建立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救死扶伤、满足人民群众就医和健康管理需求,通过学科建设和吸引人才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病历管理的全流程集成化、智能化、多元化和数字化,并深化了医院的人文内涵。
通过不懈努力,十年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不断突破自我,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自2008年以来,医院资产总额从2.72亿元,增长近4倍;年总收入从2.51亿元,增长5倍;年出院人数从1.59万人次增长到6.15万人次,增长3.9倍;年门诊、急诊量从36.3万人次增长到87.1万人次,增长2.4倍;手术达2.89万人次。发展到今天,市中心医疗集团已经发展成具有开放床位1600张,拥有5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近500名博士、硕士专业人员,2300余名在职职工,设备先进、技术精良、专业齐全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提升水平
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
医院发展的根本是学科建设,这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但是具体发展哪些学科、如何发展?在经过反复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兰克涛明确提出学科发展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发展强项,扶持特色”和“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思路。
基于这个思路,医院对相关科室及专业进行了调整和整合,加快了对肿瘤中心、放疗中心、分子影像中心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步伐;以解决疑难或重大疾病诊疗为出发点,推动专业细化和亚专业分组,强化外科微创化;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相继成立了肺小结节诊疗中心、消化道肿瘤中心、乳腺病诊疗中心、青岛市恶性肿瘤疑难病例会诊中心等特色专科,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系统连续的最佳治疗方案;完善了干细胞移植中心,规范和开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等。
医院在PET/CT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精确放疗、立体定向外科、生物治疗、氩氦刀技术、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微创治疗等达到了省级乃至国家级先进水平。
通过筑巢引凤,聚才集智,市中心医疗集团成立了青岛市卫生系统首家院士工作站,打造了13个名家专病工作室,并打造了国家级胸痛中心、肿瘤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急孕产妇救治中心,医院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学(专)科7个,市级A、B类重点学科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质控中心6个,省级护士专科培训基地6个。肿瘤学、分子影像中心、核医学三个学科成为青岛市医学会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单位。获批建立青岛市肿瘤防治研究院,青岛市人类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青岛市肿瘤生物样本库、成立国家基因检测应用示范中心青岛分中心,医院“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
人才兴院
健全引进与培养长效机制
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市中心医疗集团就有这么多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迅速成长起来,有什么秘诀呢? “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秘诀就在于引进、培养适当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支有战斗力的学科带头人。”兰克涛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近年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率先在青岛市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成立了13个名家专病工作室,柔性引进国内外顶级专家来院工作,市民不出市即能享受国家级专家的诊疗。
此外,医院还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等学府和医院建立了互访机制,让医院一些专业的发展始终与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同步。医院培养和引进的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博士生、硕士生已达500余人,医生队伍的结构和层次都有明显改进。
不忘初心
坚持把公益性作为主旋律
在发展中坚持医院的公益性,是兰克涛带领一班人工作目标的主旋律。市中心医疗集团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患者”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活动。医院牵头构建本市最大的医联体,成员单位达158家;医院还成立了拥有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为一体的远程诊疗中心,上连北京、上海等国家级医院,下通医联体及协作单位;发展战略联盟,增强联动效应,医院与省内10家医院倡议发起山东半岛肿瘤医院联盟,有力促进了半岛地区肿瘤防治与康复事业的发展;制定学科帮扶规划,派遣专家到贵州安顺中航三〇二医院、平度市人民医院、菏泽第二人民医院等开展帮扶,多项手术填补了当地空白。
在文化建设上,兰克涛深深认识到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他带领大家总结医院的历史财富与积淀,提出了“生命至上、仁心无限”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奉献、协作、开放、进取”的医院精神,形成了“入心呵护、感动服务”的服务理念,凸显了“以人为本、止于至善”的管理理念,“尚德广济、修业笃行”的院训深入人心。在卫生系统行风评比中,青岛市中心医院的病人满意率位居全市最高。
近十年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省卫生计生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省三八红旗集体、中国公益影响力医院、省早诊早治先进单位、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先进单位、省医院网络安全建设先进集体等20余项荣誉称号。
市中心医疗集团大事记
■1953年
12月26日,青岛纺织医院建院
■1958年
1月1日,医院面向社会开放,承担着当时4万纺织职工和10万职工的医疗、保健、预防任务。
■1972年
5月7日,青岛市肿瘤医院建院
■2003年
12月26日,医院正式更名为“青岛市中心医院”
■2004年
12月30日,市中心医院、市肿瘤医院、市胸科医院3个法人单位联合成立市中心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肿瘤医院统一管理,胸科医院经营管理相对独立。
■2011年
5月26日 市中心医疗集团综合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3年
1月16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通过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8月,青岛市卫生系统首家医疗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集团。
■2014年
青岛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在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开始启动。
■2016年
4月19日,青岛市首个肿瘤日间诊疗中心在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启用。
8月18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成立了青岛市首家医联体理事会,组成了本市最大的医联体。
■2017年
6月20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蓝谷医院揭牌成立。
12月9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沃森国际智能诊疗中心正式启动。
■2018年
9月15日,全省首台速锋刀在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启用。
11月30日,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开出青岛首张国家谈判抗癌药物处方。
本版撰稿摄影记者 黄飞 通讯员 马华
新闻推荐
实验幼儿园喜获“山东省百佳游戏”桂冠 《美丽的家乡平度——民间艺术美》区域游戏活动入选山东省百佳游戏,系平度市唯一
孩子们在不同的活动区发挥自己的长处。木版年画的表征制作。陶泥馆。幼儿园到处可见的民间艺术元素。孩子们走进农贸市场...
平度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平度,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