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刘晓琳通讯员杨永期
阳春三月,春雨绵绵。近日,记者来到灵山县陆屋镇拜访兴达甘蔗生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蔗千亩大户陈均前。一见面,他首先带我们坐上他的山地车环绕他的蔗海群山行程10多公里。他说:“在陆屋、旧州十多个低山矮岭种蔗1000多亩,近3年来效益最好,年纯收入超百万元……”。
陈均前是灵山县灵城镇人,1993年,30岁的他只身到陆屋糖厂负农务工作。这个工作,要天天接触农民,和农民打交道,在进村入户发动农户种蔗中,他发现陆屋、旧州有大批矮岭荒山,既不造林也不种果,他感到很可惜,经常做着把荒山变成蔗海的甜蜜美梦。
那如何把梦想变成现实?糖厂改制后,他决定在旧州村委租得低山矮岭200亩,雇请拖拉机进行耕耘,种植台糖22号当家良种。想不到第一年就成功,200亩甘蔗,扣除成本,纯收入达30多万元。
尝到种蔗的甜头后的陈均前,种蔗的劲头更大了,种蔗面积逐年扩大,直到2006年至2007年度榨季,他种甘蔗受旱,一直到开榨还是没有下雨,产量很低,亩产只有2吨,亏了80万元。
陈均前告诉我们,他种的甘蔗产量高,在水田上种平均亩产有8吨以上,在大面积的矮岭上种蔗,平均亩产也有6吨以上,但这都归功于市、县农业部门提供信息,在广东湛江引进了甘蔗良种。
2009年,陈均前注册了一家兴达甘蔗生产合作社后,种植收获蒸蒸日上,除还清榨季亏损的80万元外,每年净收入超百万元,近年进厂原料蔗超过6000吨。
2011年,他领导的合作社种蔗3930亩,总产23930吨,平均亩产6.1吨,总产值1198.65万元,获利135.6万元,社员人均收入10272元;2012年合作社种蔗4100亩,比2011年增加170亩,社员又增加了收入。为此,自治区农业厅特意表彰陈均前为"2012年度广西助农增收百名带头人"。
陈均前富了,他没有忘记当地父老乡亲。他告诉我们,经他亲自扶持富起来的农民有几百户,户户增产增收。
新闻推荐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莫锦宇)灵山县那隆镇的村民劳某池,向他人购买了三片桉树林木后,由于其法律意识淡薄,在未取得林业部门颁发的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就组织人员上山砍伐。近日,劳某池因涉嫌滥伐林木罪...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