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何治林
今后,居民小区供配电设施出故障,供电部门却因产权关系又管不了的现象,将逐步成为历史。记者近日从钦州供电局获悉,供电部门正按计划对属于客户资产的居民小区供配电设施进行接收,供电维护范围一直延伸到一户一表。
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抢修和维护是群众投诉的焦点。目前钦州的居民小区供电设施维护,由于物业、开发商等管理的模式存在供配电设施维护人员专业性不强、维护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影响到用电住户的安全可靠用电及切身利益,也成为制约供电企业服务提升的“瓶颈”。
钦州供电局的营销部负责人表示,当前不论居民小区客户资产是否接收,电网企业已承担了供电服务责任,与其被动,不如主动,根据国家政策和客户需求主动实施资产接收,保证服务界面、资产界面和管理界面的一致,能及时解决客户安全隐患,提高供电能力,减少故障抢修对客户的影响。接收客户资产前,供电企业服务面向的是开发商或物业,而接收后,则是每一个一户一表的居民,有利于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例如,接收前一些居民只是得到一个简单的电费数据,但之后他们将看到具体的用电度数等,电费将更加清楚明白。
年内计划接收39个小区供配电设施
钦州供电局现接收客户资产的对象主要是房地产开发的居民小区,供电部门从物业公司或开发商等产权者手中接收客户资产,做好安全运行、巡视维护、故障抢修等工作,保障客户日后可靠用电。“这种接收是在用电用户自愿的前提下进行。”钦州供电局营销负责人表示,客户完成资产接收后,供电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可谓真正的服务到户。
不过,在客户资产接收前,供电设施必须满足技术规范要求,不符合的需进行整改后再接收。接收时,会优先考虑具有公(共)用性质或占用公用资源的战略性客户资产,对于政府保障性住房小区和居民楼等永久用电性质的住宅小区也会加快接收步伐,对已经抄表到户或实际上已经履行运行维护职责、却无人管理的客户资产将创造条件接收。2011年至2013年的客户资产,计划2016年前全部接收完毕,2010年及以前的客户资产进行梳理并制定计划,符合接收条件的加快接收。
据了解,钦州供电局年内计划接收的客户资产原值2.1097亿元,合计接收小区约39个,惠及客户27258户。目前,钦州市有24个客户表示同意移交,经核对已有4户符合接收条件,分别是江滨豪园(一期、二期)、钦江丽景(一期、二期)、天元.翰林尊府(二期)灵山县第四房地产公司。
小区居民享受更优服务
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份,钦州供电局配电网中低压用户资产故障抢修达3宗。一些用电设备故障发生后,供电部门受制于产权关系难以介入处理。
不久前,水岸蓝都小区的居民就曾为变压器的更换问题烦恼过。住在该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小区突然停电了,她打过电话给供电局,但最后发现要物业来解决并且每户都要交100多块钱,因为是小区内的变压器坏了需要换新的。李女士说:“我们平时都有交公摊的,没想到换变压器还要多交那么钱,供电局又不管,虽然不怎么愿意,但为了正常用电大家还是都交了。”
“进行客户资产接收只为更好更及时地服务,虽然看起来资产很多,但这些资产并不会产生效益。以后所有的故障维护、抢修,包括以后的设备更换及周期维护,都是由供电局来承担这个费用。”钦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的区副主任表示,接收后的小区居民电费不会变化,依旧按照现行标准执行。
小区公共用电不在接收范围内
区副主任告诉记者:“没有接收居民小区供电设施资产之前,我们对小区供电设施的维护,只到小区电源接入到供电局电源的地方,客户资产接收之后,我们可以把维护范围一直延伸到一户一表。”从配电箱、变压器,到一户一表前的线路都由供电部门负责维护,电力设施出现故障的时候,居民只要拨打95598热线,专业的工作人员就会及时前往抢修。
不过,小区内电梯、路灯等公共用电依旧属于物业负责维护与管理。
新闻推荐
图为交通安全志愿者搀扶老人过马路。(记者李鹏钧通讯员杨广生)连日来,灵山县城街道路口出现了一群身穿黄马褂,手持小红旗,嘴里含着哨子的年轻人,他们站在路口指挥穿过斑马线的行人,红灯停,绿灯行,他们是斑...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