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汉(右)在检查蜂蜜成色。
(记者 张简) 浦北县北通镇是该县荔枝龙眼水果生产销售集散地,该镇果园多的特点也滋生了养蜜蜂行业,当地蜂农靠养蜜蜂过上甜蜜的生活。10月25日,记者慕名前往该镇进行采访,采访中得知,该镇100多户蜂农由散兵游勇变成一定规模的养蜂业是得益于该镇一名客车老板黄昌汉,黄昌汉放弃经营多年的客车,投资办起蜂业合作社,带领蜂农走上了品牌致富路。
蜂农不懂养蜂让人惋惜
浦北县北通镇是一个只有6.8万人口的小镇,但却是人少地博的乡镇,全镇种植有荔枝龙眼等果树约6.4万亩,盛产黑叶荔荔枝、石夹龙眼等水果,成为浦北县荔枝龙眼水果生产销售集散地。丰富的果园也滋生了养蜂业,全镇有蜂农100多户。
黄昌汉是北通镇清湖村委人,也是合作社创办人之一。他父亲是以前北通镇养蜂场的场长,有几十年的养蜂经历,自己从小耳濡目染也懂养蜂,但近年来,不少蜂农因不懂取蜂蜜,而导致蜂蜜的纯度不高,也因此没形成规模。同时,蜂农的蜂蜜都是在群众中间低价散卖,销售不畅严重打击了蜂农的积极性,为了让村民能走上致富路,他决定放弃多年经营的客车,投资办起蜂业合作社,走品牌路线把蜂蜜销售出去,为村民争取最高利益。
走品牌路线带蜂农致富
10月25日,在北通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钦浦二级公路该镇路段路边一栋两层居民楼前,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浦北县纯蜜岛蜂业合作社的基地了,这也是钦州首家蜂蜜加工基地。基地内分有蜂蜜投料车间、理化实验室、三级过滤车间、灌装车间等,功能齐全。在一间放有10几个大泥缸的房间里,年近60岁的黄昌汉和一名基地工作人员在检查收购回来蜂蜜的成色和成丝度。“合作社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于2011年成立,现在已注册有自己的商标,并申请了QS全国食品生产许可证”,黄昌汉介绍。
据了解,纯蜜岛蜂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有66户蜂农,养殖有蜜蜂8000多箱(群),其中,养殖过百箱的蜂农达40户。合作社不但指导蜂农养蜂,还跟蜂农签订蜂蜜收购协议,凡是浓度达到39度(最高41度)的蜂蜜一律以16至18元的高价收购。
黄昌汉称,因为纯度高,现在合作社的蜂蜜在两广地区很受欢迎。
蜂农养蜂生活甜蜜
记者了解到,该镇的蜂农遍布各村委,蜂农将蜜蜂放在果树下养着,一般每年可收取荔枝蜜、龙眼蜜和春冬百花蜜各一次。“要勤走动查看,不让蜜蜂自己吃了蜂蜜,一般一个蜂农养殖上百箱蜜蜂没问题”,一名蜂农介绍。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北通镇高林村委高联村刘世群的家,这是一栋占地240多平米的两层楼房,家里自来水、电冰箱、电视机、摩托车、空调等应有尽有,地净窗亮,生活很惬意。刘世群今年已60岁,也是合作社成员之一,他家有龙眼和荔枝果树近20亩,常年养殖蜜蜂100多箱。据介绍,他家的蜂蜜每年能产两三千斤,仅蜂蜜年收入就达3万多元,“以前单干时蜂蜜价低,收入没那么多,现在有合作社的指导和帮助,收入高了很多”。刘世群开心的如是说。
新闻推荐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卢德升)今年以来,浦北县国税局加大帮扶力度,积极服务企业发展,支持浦北县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局加强进出口税收政策宣传辅导。组织开展“进企业送政策”专题活动...
浦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浦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