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苡
巍巍通天岭下,悠悠武利江畔,有一个美丽的浦北县白石水镇那回村。近日,笔者驱车来到这里走访,徜徉其间,一派现代气息拂面:绿树环绕、楼房秀气、道路畅达。
以前,那回村民仍过着拮据生活。现在,种养业成为该村经济的强大支柱,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里的农民腰包也日渐充实。今年11月,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100元。
95%的农户住进新楼房
如今,那回村许多农户都盖上了楼房,买了汽车。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正在这里崛起。“过去每到下雨,房前屋后都是泥泞。如今,我们住房敞亮多了,出行也方便了。”走在硬地化的村路上,正在路边田中忙着劳作的村民何有明高兴地告诉笔者说。
何有明描述,以前他一家住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拥挤不说,住房条件还很简陋。2011年,他搬进了200多平方米的联排式楼房。如今,他一家的居住条件焕然一新,三代人生活和睦,享受着新农村带来的实惠。
村党支部书记何有珍介绍说,从2010年至今,那回村95%以上的农户已建成了新楼房。自来水也已接进了各农家的住宅,村小学、超市、文体娱乐中心等新工程都已全面竣工使用。
为了提升新农村建设的高品位,目前,在那回村中心建成了占地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配置了运动、休息、娱乐设施等器材。“传帮带”让村民共同致富
那回村民黄忠以前家庭较为困难,在致富能手何兴天的帮扶下,如今走上了致富路。“没技术不要紧,我给你提供技术指导。”2011年,得知黄忠需要4万元投入养殖业后,何兴天一次性扶持他3万元。经过两年的连续扶持,黄忠收回了成本,现在他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共同富裕才算富。”在那回村,“传帮带”已成为一种接力,致富的力量形成了裂变。好公民、好公婆、好媳妇、好干部、创业致富好能手等不断涌现。近年来,那回村通过典型带动和帮扶,有力推动了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也带动了更多的人富起来。
据了解,那回村的党员干部通过创办、领办、引办、合办等多种形式,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目前,全村82%的村干部和党员都有了致富项目。“我们的目标是让村民都幸福。那回村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全市全县先进村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与老百姓的愿望还有距离。全村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及时向群众传达上级政策和致富信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采访中,那回村党支部书记何有珍信心满满地对笔者说。
新闻推荐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 班志江)“我家情况特殊,要不是民警到这里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给3个孩子上户口呢。”家住浦北县泉水镇平阳村委75岁老人潘祖龙眼中泛着泪光,“我这3个孩子平时都很乖巧,很想上学,但...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