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李香晖
5月18日,在第七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旅发委组织开展第五期“网眼看钦州生态乡村旅游”活动,邀请部分驻钦及市直主要新闻媒体、各网站和网友代表深入实地参观采访防城港市部分优秀乡村旅游景点。
生态乡村游景点变多了
近年来,防城港市成功创建了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生态乡村逐渐成为了钦州旅游的新名片。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发的乡村旅游景区(点)有三娘湾渔村、八寨沟、五皇山、火龙果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欢乐农庄、八寨原乡、板城镇碗窑梨花谷乡村旅游区、林湖森林公园、银湖山庄,灵山的大芦古村、荔枝园,浦北的五皇山、客家文化村、月亮山庄及其他民俗文化节庆旅游等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拥有全国及广西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7个;全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有2个;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有5家;广西星级农家乐有8家;广西“森林人家”试点单位2个;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全市共发展农家乐100多家,主要分布在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的乡村,直接从业人数600余人,间接从业人数1500余人,构成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经营主体。
生态乡村游环境变美了
当天,记者和网友们相继来到钦南区那丽镇那雾山森林公园、台果休闲园、松山乡村世界,了解生态乡村游的各项工作成果、绿色生态果园和特色旅游等。在那雾山森林公园,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等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善,山脚下种植大片大片杨梅、三华李等农产品,山上景色秀丽、空气清新、风韵独特、怪石各异、嶙峋满山、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参观采访后的在场人员不禁感叹那雾山之美。
据悉,近年来防城港市为有效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相继出台了包括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在内的服务规范,这些地方性标准的实施,对规范和指导乡村旅游发展以及积极调动民间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让钦州生态旅游变得更美了。
生态乡村游人气变旺了
据介绍,防城港市主要依托景区景点、现代农业、环城游憩、特色餐饮、民俗拉动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生态乡村景区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游玩,对促进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带来巨大的作用。钦南区那丽村委新西村村民黄昌伟高兴道:“现在产业增加了不少,以前柑橘、三华李、杨梅等农产品如同垃圾一样,扔了都没人要。自那雾山开发后,游客大幅度增加,以前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的农产品也重新调整,杨梅、三华李等通过采摘、观光为一体,产值翻了好几倍,这得益于那雾山开发。”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约3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30亿元,其中农民从乡村旅游直接受益20亿元。而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生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更是每日均超过3000人次。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做好汛期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浦北县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切实加强重点水域的水质监测工作,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跨界河流加大监测密度,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情况,确保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做到及时应急处...
浦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浦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