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琳
一个好教师,未必是一个好校长。这是一个在教育界被普遍认同的“理论",因为他被许多个案所充分证明。
可是,陈静兴颠覆了这个悖论。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也是一位出色的校长。
二者兼得,双翼齐飞。斯文在兹,难能可贵!
80年代初,二十多岁的陈静兴在广西师范大学毕业了,毕业那年他没有留念大城市的高薪厚禄,而是如愿走上了自己心仪的教师岗位,他选择了最需要自己奉献的地方——三尺讲台,在浦北张黄镇中学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并经过十几年在学术上潜心钻研和探索,如今他已成为钦州市一中这所百年名校的校长。
30年的从教生涯里,他几乎干完了学校的每个岗位,特别是他热爱的教学岗位,即便是当上校长一职,他仍然坚持带班任教。很多人问,既做校长又做老师会不会顾不过来?其实我倒觉得站在讲台上使我更加幸福!很多人自从有了校长的头衔后,会慢慢远离基层教学,但我从不这样想,我这个校长除了要管好学校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教好学校的学生,培养他们成才,给学校增光。"
尽管他有着很多让人羡慕头衔:自治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二十一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钦州市优秀科技人才,钦州市优秀教师,钦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而沾沾自满,依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教学一线,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
挚爱数学矢志不渝
在成为师大教育系的学生后,他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数学科。他告诉记者,“对于数学我还是有些天赋的,从小数学成绩较好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有小聪明,可是读到高中后我发觉,自己喜欢钻研数学,经常把一些例题看了又看,解出了正确答案还不甘心,还想着法子去解出好几个答案,每道题都这样。那时没有电脑,我就经常泡在图书馆看数学疑难题的资料,有时一待就是一天,很多同学觉得我奇怪,可我觉得一个简单数字能变出几十种花样真是有趣,在班里只有我能跟数学老师讨论各种题型解法。大学毕业,已经是半个小数学老师的我更来劲了,我不光能把每个题目做出好几个解答方法,我还能从答案中再延伸出新题出来,由于班里的同学都是数学学科,我就大胆拿思路在课堂上跟大家讨论,所以在他们的眼里我就是数学能手。
虽然钻研是他的强项,可讲授这方面当初却是他的短板。谈及自己人生第一课的时候,陈静兴仍是记忆犹新,他回忆道:“当时我还在师大,那个时候在实习,导师要求我们必须备课,我记得从准备开始我就特别紧张,前前后后备了四次课,反复修改,在宿舍里和同学不断排练,很多次轮到我,我都紧张的开不了口,那时我想试讲肯定不会通过。可就当我走上讲台讲课时,我按照之前的排练顺口讲着,没想到竟娓娓道来,讲的尽兴时根本停不下来,不仅获得实习机会还得到了导师们的一致好评。毕业之后,我每走上讲台,我就回想起第一课的成功,其实这对我后面的执教生涯有着重要的作用。"
传道授业推陈出新
第一节课取得成功之后,他开始走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讲台,开启自己第一次任教生涯。他回忆,“那时在一帮老资历的教师中,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只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给了他们一次刮目相看,在学校的数学竞赛中,学校一共有12名学生获奖,其中前10名都是他两个班的学生。"提起自己当年在浦北张黄中学一鸣惊人的往事,陈静兴语气中仍是无法掩饰内心的骄傲。原本基础最差的两个班在一位初出茅庐的新老师手里完成了惊人的逆袭,这种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年复一年,陈校长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教学之道:课前榜样熏陶,课中搞笑动脑。他说,他的数学课是让学生在笑声中爱上数学的课堂。
他始终觉得只有喜欢上一个学科,才能学好这个学科,孩子喜欢一个老师,就会主动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跟随老师的引导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最后也会学好这个学科。他说:“他在每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就会给同学们渲染一番,首先让他们觉得我的数学老师很厉害,在内心中给老师点赞。虽说那时教的是一帮80后学生,但不管是哪一年代的孩子,他们都会有互相攀比心,一旦你是最强在他们心中奠定了影响,那么他们那股佩服劲就来了,你的课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听,跟着你上课的节奏来,只要这样数学想不好都不行,在我教过的班级中,数学水平不善于变通的同学起码优良,善于变通的基本上数学能是年级前三!"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概念是枯燥乏味的,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这个学科,他累积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开创了一套“变式教学法",把教材中对数学概念的表述、数学问题的设置、数学思维的渗透都加“变在其中"用来体现趣味性,讲课大多生动有趣,注重例题与生活的结合特别重视以问题作为启发,让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后并不简单地讲解答案,而是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还要引导他们在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更要将这些自己发现的问题自行解决,有这一连串的成功体验,孩子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自然就喜欢上数学了。
在张黄中学从教的六年里,陈静兴的心也如这所偏远的乡下中学一般沉静,一心只想把专业研究透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为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一件事中,持之以恒探索事业的极致,才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建树。
变身校长培育新人
如今,他担任钦州一中校长,依然非常注重科研培养,尤其是针对青年老师的培养。用他的话说就是,“研究是真的能够提高一个教师的专业硬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所以在培养年轻教师时,我们也搭建了很多科研相关的平台来促进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作为广西中小学中第一个获得正高的教师,他通过传授自身的经验,教青年老师如何做课题、如何撰写文章、如何去使自己能够快速地成长等。经过多年的努力,钦州第一中学的师资力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二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陈静兴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三个词——敬业、责任、良知。他说,“要做一个优秀老师,首先,你做什么你就要爱什么,要敬业,当我选择做一名老师的时候,我就热爱这个职业,可以为之奉献,这是基础。第二,作为老师,你教的是学生,家长把孩子交给你,这就是责任,你必须为他们负责,这是职责。最后,你作为一个老师,人民群众把孩子交给你,你就应该把他们看做你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这就是良知,否则你就对不起‘老师’这个光荣的身份。"
不管是作为数学老师的陈静兴,亦或是一校之长的陈静兴,他都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投注心力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中,用敬业、责任和良知把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打磨成一颗圆润光滑的明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丽虹通讯员周燊英)日前,浦北县寨圩镇大力开展清拆武思江流域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排查拆除“小散乱污”企业等环...
浦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浦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