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随着节气的变更,日前,莒县小店镇的1.6万亩绿芦笋进入停采留苗期。据统计,今年全镇共收获优质绿芦笋1500万公斤,全部通过外贸加工企业出口到亚、欧等13个国家和地区。据介绍,今年该镇笋价平均每公斤18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收入2.7亿元。
小店镇已有 30年绿芦笋栽培历史,去年12月又成功申报了以“莒县绿芦笋”命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生产绿色、无公害芦笋已成为关系芦笋产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为此,该镇党委政府创新发展理念,在经过多次探讨、摸索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芦笋标准化种植模式,用建立芦笋基地的模式来推广标准化生产新技术。
该镇先后与昌泰、新辰、恒宝等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用承包、入股等形式建起了6处千亩绿芦笋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采取封闭式种植管理模式,并实行“统一耕靶、统一供苗、统一用药、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销售”的“七统一”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使所产芦笋质量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和标准,为芦笋顺利走出国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莒县在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及时跟上技术指导,安排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工作。图为寨里河镇马连坡村田间...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