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日报社理论评论部 杨家德 林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它的本质和作用,对于如何推进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世界上,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之间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比较和冲突,在国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正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具有全球性、时代性的问题。而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必然要求有一套与之相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全社会应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体现到实际行动上。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用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使这个体系的科学内容为广大群众普遍接受、真正认同、自觉践行。
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努力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为此,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理论、舆论、文艺等多种载体、手段和途径,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义与利、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大是大非、个人得失面前能作出正确抉择。要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发展,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始终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离不开典型的示范引导。他们虽然事迹不同,但都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近几年来,日照市宣传思想战线推出“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邵明强、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黄山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填埋队、莒县抗震救灾救援队等重大典型,这些典型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崇敬,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郑丽娜)猕猴桃为昔日的荒山披上新绿,南方的火龙果“点燃”新产品落户莒县的热情,特色、品牌蔬菜搭乘农超对接的“快车”,在省市大商场“登台亮相”……新技术、新品...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