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家富 通讯员 徐兴舜)今年以来,莒县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创新市场拓展模式,探索新的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1—9月份,173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17.3亿元,同比增长28.6%。
大力实施直邮服务中小企业活动拓宽县内市场。莒县民营办和邮政局立足部门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先后开展了数据库商函营销、中小企业营销文化提升、中小企业营销培训等活动,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并以邮资明信片的方式联合发行了《领航》——— 百家明星企业明信片册,大力宣传展示莒县优秀中小企业形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
搭建山东速冻食品电子商务平台开拓网上市场。莒县民营办多方筹集资金,创建了山东速冻食品电子商务平台,方便中小企业查询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了解当地政府和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动态,发布供求信息,使企业能及时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电子商务平台深入到产品的定购、销售和广告宣传,直接通过网上进行交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据了解,今年全县60%的果蔬深加工企业将通过山东速冻食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交易。
组织部分中小企业参加中博会走向国际市场。近几年来,莒县民营办先后组织恒宝食品、恒福食品、强地食品、康盛山蜂业等50余家中小企业参加了中博会暨中日、中德、中意等中小企业博览会。今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泰中小企业博览会上,莒县突出绿芦笋、大姜、丹参三个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为主题,面向国内外客商宣传推介“莒县的、绿色的、安全的、放心的”农产品品牌。集中展示了丹参蜜、芦笋茶、寿司生姜等20余种特色产品,占全市参展企业的78%,是历届中博会莒县参展规模最大、产品最多的一次。参展期间,小店、峤山、库山等乡镇的芦笋、大姜、丹参、黄芩等莒县地理标志商标特色产品,吸引参观人员达7000多人次,与专业客商开展对接洽谈活动260余人次,签订合同3个,合同金额3900万元,签订合作协议7个,协议金额15600万元,取得丰硕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董瑞席)今年以来,莒县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教育”、“见习”、“培训”、“创业”等活动,探索建立了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提升了对毕业生的服务水平。...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