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甲伟 德民 有东 丽娜)今年以来,莒县创新思路、谋划长远,全面做好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文章,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稳步升级壮大,重大项目、新兴产业增长点活力强劲,向着更高层次提速发展。1—11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国税收入、地税收入,分别增长27%、37.2%和27.4%;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5%。
主导产业优势显现。按照“培植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思路,加快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晨曦集团总投资21.4亿元的140万吨重油制烯烃等系列项目加快推进,2—3年内石化产业产值可突破200亿元,形成石化高端循环产业链。浩宇集团总投资9亿元的焦化轻油精制等项目,以及投资8亿元的圣运化工项目加快建设,3年内煤化工产业产值可突破百亿元,形成完整的煤化工循环产业链。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按照“突破现代物流业,扩大商贸流通业,提升文化旅游业”的思路,坚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项目化,浮来山风景区争创为4A级景区,投资1.5亿元的蓝湾购物中心、投资1.25亿元的惠万家生活广场完成主体,投资6000万元的晨曦现代物流园基本建成,投资6000万元的浩宇物流中心主体完工,投资1.2亿元的凯达冷链物流项目顺利推进。1—10月份,全县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增长27.6%。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目前,莒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6家,今年共列入市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6项。企业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成果向企业转化,全县已审批19家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创新平台不断拓展。组织多家企业参加产学研展洽会,积极组织实施质量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深入。
对外融资能力显著提升。多元化融资格局逐步形成,财政支持、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积极为全县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不断开拓外地股份制银行、融资租赁等融资渠道,试点开展区域集优融资服务,实施了钢结构资产授信、林权抵押等创新担保融资办法。同时,制定了企业上市扶持政策,按照“发展一批、贮备一批、上市一批”的原则,推进企业上市,加快对外融资步伐,助推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大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投资8亿元的圣运化工项目计划近期试运行;一期投资5亿元的国电风电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的华润风电项目加紧建设推进,力争年底并网发电;投资1.2亿元的益高节能沥青项目、投资1.2亿元的奥德燃气项目、投资2.6亿元的30万吨/年棕榈油分提项目正在建设。圣诺40万吨/年液化气制烯烃项目和沃德20万吨/年直馏汽油芳构化项目签约并计划近期开始建设。一期投资 30亿元的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9.6亿元的LED光电产业园项目、投资4.8亿元的废弃矿石再利用等项目、投资5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投资5.6亿元的有机生猪标准化生产等项目均已签订投资协议。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王纪伟)莒县国税局针对办税服务厅人员工作压力大等现象,精心打造了“心理舒缓室”,有效地提升了办税服务质量。随着办税服务厅涉及越来越多的操作业务,办税频率和工作繁重...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