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有人说,做一件好事易,做一辈子好事难。而王少永却持之以恒,将助人为乐坚持了十几年。
有人说,捐款是有钱人的事,作为普通人,关键时刻“意思意思”就行了。而王少永,一个平日自己省吃俭用的“小老板”,仅捐款额便累计达到了50余万元。
在莒县中楼镇,提起王少永,很多乡亲都会凑上来,七嘴八舌地说上几件他的“轶事”,爱老助老、扶贫济困、排忧解难,被他帮助过的人不在少数,人们用由衷的敬佩证明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就是莒县永盛橡塑制品厂厂长王少永。
王少永初中辍学后在本村给别人打过零工、兑换过花生油、杀过羊、开过饭店,最后搞起了橡胶加工的小生意,虽然赚钱不多,但手头稍显宽裕的他一直没忘记自己小时候的艰苦,自己做生意赚了钱,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摆阔气、讲排场,而是那些贫困的家庭和上不起学的孩子。
“自己没上几天学,现在有条件了,就尽量让想上学的孩子别因为没钱而没学上。”王少永用最朴实的话语解释了当时的想法。他不仅想,而且干,由他捐资设立的“少永助学金”先后帮助了200多名贫困大中学生。
时间退回2009年:2月,了解中楼镇有100多名学生家庭困难的情况后,王少永拿出了3万元现金对他们进行了资助;9月份,大学录取结束后,王少永听说有11名升入大学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他再次捐出2.2万元现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仅仅相隔半年后,全国助残日那天,王少永又悄悄为莒县特校的学生们送去了100套课桌椅;2010年大学新生开学的前几天,他又向9名贫困大学新生共捐出了6300元助学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
在关心贫困学生的同时,王少永心里还始终关心着困难群众,牵挂着家乡父老。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王少永用于扶贫济困、修桥筑路的资金累计达到30多万元。
如今,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事迹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扶贫济困的行列,对此,王少永笑笑说:“善心是一辈子的事,我会尽力坚持做下去,也希望大家都努力坚持做下去。”
新闻推荐
3月28日上午,莒县店子集镇中心初中“让爱洒满人间教育感恩会”举行。全国少工委感恩教育演讲团讲师孙中华以精彩的演讲,让师生和家长接受了一次难忘的感...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