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在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杨军同志提出,要“加快推进滨海文化名城建设,坚持文化惠民、文化育心,做好‘三天文化\’,建设区域性海洋文化中心、滨海文化名城,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坚定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信心决心。
报告中,“加强两城镇大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和莒文化、太阳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将日照文化元素更多融入城乡建设”的部署,让马树晓代表信心倍增。他说,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莒州文化艺术节”、“莒县民间民俗表演艺术团”等文化活动品牌已初步建立,今年,他们将按照报告要求,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莒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更多体现莒文化特色的文化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文化下基层常态化、长效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
“莒县陵阳河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诞生地,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陵阳河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文化与旅游的“联姻发展”,马先富代表十分看好,“我们将以陵阳河文化为依托建设陵阳河文化旅游中心,把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建设成一处集休闲、娱乐、旅游、接待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场所,把文化旅游培育成陵阳街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唱响先进文化主旋律,能够形成强烈的区域认同感,增强凝聚力。“现在‘大爱岚山\’已经成为一种区域精神,影响着岚山的城市发展,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使社会愈加和谐,这就是精神文明的力量。”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田海文代表深有感触,“我们巨峰镇将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继续大力发展茶文化,提升绿茶传统文化产业品质,并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培育集休闲、采摘、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品牌产业。”
一座城市的文化讲述着她的历史,更指引着她的未来。五年里,日照不仅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崛起和文化事业的腾飞,更加实现了城市文化气质的养成。沿着蓝图绘就的轨迹,在“三天文化”的支撑引领下,滨海文化名城的品牌将更加独具风采。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杨明晓)今年,莒县农村公路工作将完成总投资3.4亿元,建设工程包括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公路养护工程等多个领域,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以及养护工作水平。据悉,公路建...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