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莒县送戏下乡呈现“合唱”效应 目前该县80%的农村每年都能欣赏到一场传统戏曲

来源:日照日报 2012-04-11 23:1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德民 有东 丽娜)“你们演了两个小时的戏,比我开村民会讲半天话的效果还强,以后你们什么时间来演出都行,不用找我联系了!”3月21日,莒县送戏进村巡演队带来的《墙头记》、《争爹》、《娶婆婆》传统周姑戏、吕剧为夏庄镇北上庄村老百姓呈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老书记王孝传更是意犹未尽。

政府引导、企业唱戏,群众自发组织,莒县“送戏下乡”活动正呈现出政府和百姓“合唱”的良好格局。据统计,目前,莒县80%的农村每年都能欣赏到一场传统戏曲。

莒县是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戏曲资源丰富。“随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前几年,我们‘送戏下乡\’活动虽然搞得红红火火,但留给老百姓的也就是一时的欢笑,瞬间的记忆,难以适应正在发展的农村基层新需求。”

如何顺应群众新期待,为基层培育文化的常青藤,为当地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文艺团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本土文化不断丰富壮大?莒县从2009年开始安排专项扶持资金20万元,用于扶持、培育发展庄户剧团、地方戏曲,鼓励进村演出,各庄户剧团每进村演出一场,给予200元现金补贴,按年度进行兑现,同时,还对评选出的先进剧团、优秀剧目和戏曲创作人进行物质或现金奖励。在政策奖励的刺激下,庄户剧团一下子由2009年初的8个,增加到20个,演出场次较以前也提高了2倍以上。尤其是受影视、网络视讯的发展影响,面临退出市场和失传危险的周姑戏也重新焕发青春,在继承周姑戏独具特色唱腔曲调的同时,把政策法规、伦理道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曲目,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0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经验的积累,莒县“文化下乡”活动进一步改善工作思路,变“院团定菜谱”为“百姓点菜”,将更多的主导权交付基层百姓。2011年,该县以莒县文化馆和山东省标志服装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县文化馆演出力量和设备为班底,整合全县社会文艺演出力量,成立了新型文艺演出团体——— 莒州标志服装艺术团。该艺术团将全县庄户剧团精品节目打包,通过“文企联姻”、“市场运作”的方法开展活动,群众“点菜”演出。《墙头记》、《争爹》、《娶婆婆》、《四大京》等传统周姑戏、吕剧等戏曲不断壮大。该团体在送戏下乡演出的同时,还承担了地方庄户剧团培训和校园文艺辅导等任务,为当地培育了大批文化常备人才。 

新闻推荐

莒县“三互动”建起党务公开“双向直通”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念军 青长 永玲)莒县在党务公开工作中,以“制度+科技”为工作抓手,创新实施面对面互动、网络互动、点题互动,激活了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内在运行机制,初步构建起了基层党组织“双向...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莒县送戏下乡呈现“合唱”效应 目前该县80%的农村每年都能欣赏到一场传统戏曲)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