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 (通讯员 张建锋 朱庆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4月5日,在莒县一中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该校老师杜西友正在与学生们一起感悟《文心雕龙》带来的文学灵感。
“我们要做一个从容淡定、敢于担当的人,要发奋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要精心谋划自己的未来,要关注社会,做一位有责任、有爱心的人,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在高三级“责任与做人”主题辩论会上,高三11班卢宝杰同学满怀激情地说。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理论巨著,全书体大思精,集文学理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和鉴赏于一身。为弘扬传承莒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营养,莒县一中着力打好文化牌,借助刘勰是莒县人,其所著《文心雕龙》倍受该校师生推崇青睐的优势,该校将《文心雕龙》作为校本教材,在全校师生中发起研读《文心雕龙》的倡议,由校长挂帅、30余位教师组织学生成立了《文心雕龙》研发小组,分组研究各个专题,引导学生学原文并进行知识拓展,并把《文心雕龙》引进课堂、植入德育教育。
“《文心雕龙》进校本课程,是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弘扬莒文化,学校就应该走在前头。”谈起新形势下对文化振兴的认识,该校校长侯月映独具慧眼。
该校还确定了“文心雕龙月”,在弄通原文的基础上,选取了“崇尚道德”、“尊重生命”、“学会感恩”等30个适合教育的专题,做到每月开展一个专题,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由专题开发教师予以推介,由学生会发出倡议,并逐步实施。
“文化振兴、教育先行,特色文化让校园文化有了根,学校教育有了魂,全校师生有了神。”莒县一中教导处主任杨志刚感触颇深。
让文化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该校还结合师生思想生活实际,开展报告会、展览、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以提高师生的文学鉴赏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为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该校还将建设刘勰广场、文心湖、雕龙山,学校内的楼房、道路等建筑设施的命名皆出自《文心雕龙》。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孟刚)为全面掌握桥梁养护情况第一手资料,日前,莒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桥梁安全集中检查行动。在行动中,莒县对每个桥墩、桥台、支座都进行了仔细检查,确保有问题早发现、...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