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甲伟 马德民 辛有东
五年内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如何实现?投资倍增行动如何实现?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工业园区和企业怎么干?如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全县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暨重点项目推进会议结束后,莒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这些问题,选准工作着力点,抢抓发展新机遇,增创提速新优势,在打造特色上下功夫,在落实推进上求实效,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五大行动”,实现经济社会“六大突破”,经济社会呈现出提速增效发展的良好态势。
城阳街道:聚焦项目推进“投资倍增行动”
面对全县加快发展的新要求,城阳街道开展“全县提速大发展,我该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
发挥建筑建材、机械铸造、食品加工、服装抽纱、纸业印刷、流通服务等作用,引导中小企业依托六大集群辐射功能,培育依附型产业、带动型产业。深入研究市、县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动向,做好结合文章,突出“招大引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奖惩兑现制度。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督查调度力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半年总结、年底考核,跟踪问效,奖惩兑现,责任追究。
加快推进鼎昌多晶硅二期、岳家村蓝湾购物中心等项目的推进速度,对照时间进度和投资计划,确保项目按期投产、产生效益。突出抓好金禾博源二期工程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推进,对影响项目落地的问题,逐一排查,建立台账,拉出单子,设定时限,落实责任,全力攻坚。按照“盯紧、靠紧、抓紧、办成”的要求,做到服务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支持不放松,尽最大努力将在谈项目转化为签约项目,争取早签约早落地。
龙山镇:在解放思想中实现提速跨越
龙山镇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行动”,重点扶持以石材、服装、家具、畜牧业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5大产业发展,跟进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重点抓好投资1.2亿元龙发针织和投资1.2亿元的日照万兴等重点骨干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今年实现新引进3-5个过亿元项目、5-10个过千万元项目。
以龙山海洋产业示范区规划建设为契机,结合驻地社区建设,搞好示范区规划,尽快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项目的吸引力,提升园区承载大项目的能力。重点推进龙诚商贸服务中心三期、鹤舞龙山家园规划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并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园区建设联动,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以镇兴区,以区促镇,下大力气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逐步探索把经营城镇和招商引资作为小城镇建设开发的主渠道,广泛吸引开发商带资拆迁、带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实现小城镇建设“大”破题。
莒县住建局:打造提速发展的一流城建载体
莒县住建局以经济发展“五大行动”为总抓手,立足“鲁南生态田园城市、山水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发展定位,以“一切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一切项目建设”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努力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严格规划实施。确保6月份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大合村并点力度,完善社区配套,充分发挥集聚带动效益,对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将全县1260个行政村调整为35个农村社区、149个中心村、338个基层村。
突出工程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提前主动介入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对规划、承发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竣工备案到交付使用各个环节实施全覆盖、无缝隙监管,确保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人员安全三到位,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对重点工程和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按照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及相关条款规定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方式,做到“行政机关的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服务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做到“一站式服务”。
多方并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抓住蓝色经济区和沂蒙政策区的双重优惠条件,加大项目梳理和包装力度,积极向上争引资金。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城建资金投入格局。做好城市经营文章,通过股本经营、土地置换、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等有偿转让以及城市空间、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无形资产转化等方式,广泛融集社会资金,保障城市建设管理大投入、大提升、大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孟凡虎近年来,莒县城阳街道把农村文化惠农工程作为改善民生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广大农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分享文化成...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