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李修杰)今年来,莒县把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构建农村流通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蓬勃开展。1—7月份,全县各类“农家店”完成商品销售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25.6%。
农村流通体系不断完善。采取部门引导、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大“农家店”建设推进力度,全县累计建成配送中心5个,标准化“农家店”1237个,商业网点遍布21处乡镇,乡镇覆盖率达100%,商品配送率达80%以上,初步构建起了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城区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连锁超市、农村有便民农家店”全覆盖。
农家店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质量建设年活动,严格按照《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标准,加大了对已建农家店的监督管理。对整改不到位、问题严重的农家店,一律予以摘牌,并按规定给予处罚。截止7月底,共对19家不达标农家店集中整治,整改问题20余个,大大提高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整体形象。同时,严把新建农家店的标准质量关,加大了对新建农家店的审核验收力度,提高了新建农家店的入市门槛,确保了新建农家店的标准高、质量好。
农家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凭借“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所建立起来的农村流通网络基础,以农家店为载体,以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扎实推进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信息化试点建设,在农家店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加载农村金融、移动增值等业务,构建起了以商贸流通部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企业物流管理平台为节点,农家店“信息机”为终端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信息服务、零售管理、金融服务、移动增值业务等功能拓展,促进了农村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提升了农家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充分满足农民多元化消费需求。目前,首批60家农家店信息化试点改造已顺利完成,初步实现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数量、质量的“双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孙纪淑 徐衍鹏)近日,莒县国税局针对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和谐国税,诚信兴商”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税企沟通,提高了纳税人的办税水平,增强了税收宣传实效。该局围绕增值税...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