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巨人风车”咆哮,清洁能源入网。8月31日,经过历时5个月的鏖战,山东华润莒县220千伏东宏风电项目送出工程竣工投运,顺利并网发电,这标志着由国家扶持的第一支清洁能源在日照安家落户。
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17日,国电电力山东新能源开发公司日照莒县风电场一期工程(48兆瓦)CDM项目在联合国注册成功,作为国电电力在山东省首个带电投产的风电场,年可节约标煤3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8万多吨。这些项目是莒县实施绿色战略助力县域经济翻番发展提速增效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莒县着眼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的“四新一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搞好政策、产业、项目对接,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打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9月5日,位于莒县库山乡的日照鹏爱宫植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紧施工,该公司是集中药种植、生产、科研、贸易于一体,严格按照国家GMP标准兴建全国领先水平的中药生产加工产业化基地,采用先进的中药破壁加工技术,通过超微粉碎打破中药饮片细胞壁制成颗粒,着力打造中药材丹参破壁饮片及黄芩破壁饮片产品一流品牌。建成投产后,公司可实现年产丹参袋泡茶4000万袋、胶囊36亿粒,黄芩胶囊24亿粒。
为进一步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莒县着力推进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投资2.4亿元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目前已试车运行;投资5.7亿元的四氯化硅综合利用项目正进行设备安装;总投资30亿元的国电风电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40亿元的华润风电一、二期工程并网发电,新的产业优势加速形成。
同时,莒县大力推进“创新驱动行动”,引导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海汇环保设计中心、三德科技蚕药工程研究中心、立盈机械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带动下,全县已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2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27处,金禾博源、海汇集团等4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人才交流与合作关系,获得省级、市级支持的重大项目11个,省级、市级科技奖项共20个,获得国家专利504项。一大批“专精特新”、“转型升级”中小企业涌现,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盛奥机械等五家企业拥有10多项专利,海汇集团专利达80余项。全县累计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家、上市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5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企业技术中心10家。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于鹏)9月18日,莒县店子集镇中心初中全校师生开展了多项活动纪念“九一八”事变。该校师生集合唱国歌,升国旗,师生代表讲话,并利用墙报、宣传栏、广播室作为宣传阵地,各班利用...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