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鞠福轩
“有个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这是公婆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起家住莒县浮来山镇周家官庄村的王义英十五年来“孝老爱亲”的故事不仅让街坊邻居竖起大拇指,在她的带动下,村里也形成了一股孝老爱亲的良好风气。
“孝老爱亲”一直是王义英对自己的要求。十几年来她和公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尊重老人的意愿,满足老人的要求。在生活上,对公婆的照顾更是细致周到。她经常为公婆买来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以及衣物,有时候自己舍不得用的东西先给公婆用。家里的孩子耳濡目染,也争着孝敬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爷爷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爷爷奶奶买上点小礼物。
婆媳之间的关系最难相处,但是王义英和婆婆之间却情同亲生母女,两人无话不谈。王义英说,以前只需要做个好女儿,结婚了还要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为了做出婆婆喜爱而且有益健康的饭菜,王义英就就想着法儿去学,经过几年的锻炼,王义英也成了家里的“名厨”。
2007年冬天,和王义英相处了十几年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导致瘫痪在床,她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伺候了4年瘫痪在床的婆婆,用实际行动改写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老话。
2009年春天,王义英的公公又得了脑血栓,也瘫痪在床,又恰逢春种农忙季节,这给本来就忙作一团的王义英一家又添上了一层霜,家里有两位老人瘫痪在床,每天的尿布就得洗一上午,再忙也得照顾老人,于是,王义英又带头担起了照顾公婆的责任,每天为两位老人喂水喂饭,洗洗涮涮,把公公婆婆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让两位老人受丁点儿委屈,虽然家里的农活忙,王义英对公婆的孝敬却一点也不含糊。王义英常说:“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不要让老人晚年的生活有一点点缺憾!”
在日常生活中,王义英在照顾好自家老人的同时,对有困难的乡邻也是给予热情的帮助,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她都会毫不吝啬的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王义英在家中隐约听到隔壁邻居家里传来痛苦的呻吟声,她便推门进去,只见邻居王大妈躺在沙发上,原来是她哮喘病又犯了,接着王义英赶忙帮她穿上衣服把她送到医院,接下来的日子为她送水、送饭。邻里有什么小矛盾,王义英也主动去调解、疏通。王义英就是这样一个热忱待人,乐于助人,孝老敬老,与村民和睦共处的好人。
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她身边的子女们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爷爷奶奶享用。在公婆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儿女眼中,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母亲。在村里,王义英也是有口皆碑,邻居们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在王义英的影响下村里也形成了一股孝老爱亲的良好风气。
新闻推荐
每年10月鲜姜收获上市之前,是大姜加工企业抢占货源,提高产品品质的关键时刻。峤山镇积极组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抢购平度等地早熟优质品种,一改单纯...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