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霞)今年以来,莒县碁山镇立足偏远乡镇实际,针对党内外能人识别发掘难、村级党组织后备干部人才选择余地少等问题,从酝酿、审核、考察、培养四个环节入手,探索实施“4+”联动机制,着力解决村级班子选人难、用人难、换人难短板,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该镇利用“互联网+”党建机制方式,逐村排查在外党员、能人情况,建立“碁山党建”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工作交流群,并通过广发动、人拉人等方式,将全镇在外年轻党内外能人拉入微信群并及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微信党支部”。同时,该镇引导广大党员就基层党建、招商引资等话题展开分组讨论,对群内有干事创业热情、有点子等推荐人选进行重点关注,物色遴选农村后备干部人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决堵防“矮子里面拔将军”的老路子。
根据在外党员、能人流动特点和趋向,该镇实行“流动党支部+审核”机制,先后在青岛、潍坊、大连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推动党的组织设置全覆盖。另外,该镇建立初步考察双向反馈机制,委托流动党支部先行介入,了解考察对象意愿、政治立场、个人表现,对新发现的党内外能人,积极向党委推介。该镇对思想有波动、有顾虑的考察对象,积极宣传全镇优惠帮扶政策,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与此同时,该镇采用“党委工作组+考察”机制,对后备干部初步人选进行考察,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有计划地组织当面回请人才。截至目前,已回请8名党内外能人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主职干部。
此外,碁山镇通过“定向联系组+培养”机制,采取“2+1”培养模式,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跟踪管理。另外,该镇建立后备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半年一评议、一年一考察”,对考核“不称职”或聘任期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取消资格。对优秀非党能人和党员,该镇通过优先发展入党、优先安排担任村级群团组织负责人的办法,解决村级后备干部备而不用、备用脱节的问题,为村级后备干部通过选举进入村级班子奠定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霞通讯员王学祝杨子文)近日,莒县住建局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抓手,坚持“区域城镇化”理念,按照“拉开框架、科学定位、挖掘内涵、塑造形象”的思路,聚力打造新城现代化...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