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谢文明) 开学一个多星期了,11岁的赵洪森还在莒县中医医院陪伴在父亲的病床前。
“我想上学,现在已经学了好几课了,老师每天都发短信布置作业,班里还把我列为“校园卫士”,就是见了家长说“您好”的。”
9月11日,朋友和笔者带洪森去理发,边走,他边对笔者说。
赵洪森在城阳二中读小学,新学年就升五年级了。可是他新学期的课本还没有拿到手,他让老师把课本送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助学园里去了,希望哪一天有空,回去拿。
7月31日上午9点,赵洪森61岁的父亲赵连顺突然摔倒,住进莒县中医医院,至今仍然昏迷不醒。据该院神经外二科主任战祥青说,赵连顺入院时已经出现脑疝,经过治疗也无法完全康复,目前可以接受喂饭,但不能与人交流,需要长期有人照顾。但是,11岁的小洪森没有其他亲人了。他需要照顾父亲,无法分身去学校上学。
赵连顺家住城阳街道后绪密村,数代单传。他50岁时,儿子赵洪森出生,两年后,洪森的母亲离家出走,再没回来。多年间,只有父子相依为命。
赵连顺出事前,在一家水厂看大门,家里的房子长年失修,无法居住。
这对父子的不幸遭遇曾经得到莒县连翠公益等社会公益组织的关注,为之筹措了3万多元的医疗费。据战祥青主任介绍,目前赵连顺已欠医院费用5万元左右。但是社会公益组织无法解决小洪森照顾父亲和上学之间的难题。
城阳街道后绪密村的村支部书记也曾到医院看望他们。起初,村里还有邻居来帮着小洪森伺候父亲,现在农忙了,已经半个多月没人来帮忙了。
小洪森毕竟还是个孩子,单调枯燥的陪护生活,使他感到烦闷,有时整夜整夜地徘徊在病房外,别人给他的几本书看完了,就玩手机上的游戏。
目前,这对父子的饮食除了有社会好心人时不时地来送点外,大部分情况下由所住神经外二科的医生护士们掏钱给买。
“我想上学,我落下好几课了。哪天有人来帮忙时,我拿来课本,自己先学着。”小洪森不停地搓着手说。笔者看着他焦灼的样子,让人心痛。
新闻推荐
对标先进找差距 充电补钙壮筋骨 ——市农业局扎实推进“解放思想树标杆 争先进位走在前”活动
本报记者孟祥燕新理念、新思想是促进发展前行的养料。在全市党政机关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树标杆、争先进位走在前”活动之际,8月下旬,市农业局成立三个考察学习组,由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