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莒县新闻 > 正文

供销合作社的“老”与“新”

来源:黄海晨报 2017-10-09 01: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娟

上世纪90年代:辉煌过后走过的一段弯路

走过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辉煌时期,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下,上世纪90年代供销社开始走下坡路。尤其90年代中后期,供销社彻底陷入了千疮百孔、举步维艰的低谷,虽然多次实施“自救”,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甚至走了一段弯路,一度“迷失”了自己。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始显现,彻底打破了供销社独家供给体系,致使供销社业务经营不断萎缩,经济效益迅速下滑,同时由于自身机构队伍庞大、体制机制调整不到位等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下掩盖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步显现。

这一时期,供销社的传统主营业务遭受了严重冲击,形成了“计划经济每少一块,供销社业务就萎缩一块”的尴尬局面。在其他业务领域和基层供销社,尽管通过承包、租赁、抽本经营等方式积极应对,但由于承包经营所产生的短期行为,不仅没有“自救”成功,反而陷入“承包—亏损—再承包—再亏损”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一批比较优秀的社有企业在改制中脱离了供销社。

在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日照供销社也出现了偏差。本来组织农民入社、发展社员股金是供销社体现合作经济性质的重要途径,是给予供销社的特殊政策,但由于高息揽储、违规操作、无序发展等原因,以致于发生了严重的股金挤兑。这给本来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供销社,更是致命一击,致使全市供销系统声誉下滑、资产流失、职工下岗,企业运行艰难,处在崩溃边缘。

莒县供销社的农资配送中心,储存大量化肥,各经营网点只要打个电话,配送中心即能将化肥及时送达。

【大事记】

1995年1月1日,市工业品批发总公司凌云大厦建成开业。

1998年5月,东港区供销社采取措施应对竖旗社连续两次发生社员股金挤兑情况。

1998年,市政府派驻市农资总公司、日照人民商场、市棉麻集团公司改制工作组,后因出现股金挤兑,企业改制问题终止。

1999年,东港区供销社已出售门店283处,占应售总数的75%,变现资金2177万元;未出售资产97处,固定资产原值4193万元。

1999年,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14.4亿元,同比下降61.5%。

【关注】

新职工与老职工———《日照报》1990年5月26日

几十年来,涛雒供销社的职工换了一茬又一

茬,可“扁担精神”却没

有换掉,其奥妙何在?

社主任姜秀臣告诉记者:这是传、帮、带的效应。

市供销社立说立行加速开放步伐———《日照报》1992年5月14日

市供销社系统以“四大开发”为突破口,集中优势攻克外贸、边贸业务,加速开放步伐。

新闻推荐

日照史志工作“三全”目标实现指日可待

本报讯(记者隋言晨)9月26日,记者从全市史志工作“三全”目标推进座谈会上获悉,日照全面落实史志工作“三全”目标,争取按照省里规定的时间完成“三全”目标任务。据了解,根据《山东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供销合作社的“老”与“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