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霞通讯员 庄新强 田卓
10月26日,沿着莒县洛河镇境内13公里的洛河河道,入目皆是深秋美景:清丽的河水绕着层层芦苇,鱼虾游戏间,偶见白鹭翩然。
在住在附近的村民印象中,这条河道曾丛生着杨树,没有明显的河堤,到了少雨季节,便像被雨打湿的石板路。
“洛河的河道与支流,维系着流域内村民的日常用水,防洪能力弱,特别是雨季的水流汇集,深深影响到洛河的生态环境。”在洛河镇党委书记董瑞鹏看来,河道治理已是民生要事。
机遇就在眼前:莒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清河流行动”,洛河被确定为2017年重点治理河道之一,不仅规划对河道进行疏浚、修建河堤,还对洛河河底及河堤以外30米进行绿化,对河堤路进行硬化。
洛河镇把洛河治理作为改变洛河镇域面貌的突破口,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清河行动”,加快两岸土地流转步伐,着力整治水域环境,确保洛河水更清、河更绿、景更美。
为还洛河“一溪清水”,该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将河道环境管理细化到人,明确管理责任。同时签订保证书,树立责任牌,由镇职能部门具体包靠,多头管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结合全镇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攻坚行动,该镇对两侧河道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整治,彻底治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染,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并在沿河增加垃圾桶数量,确保垃圾不入河、不进沟,达到“河面无杂物、河岸无垃圾”,维护了优美的河道水生态环境,目前洛河水质已达到Ⅱ类标准。
根据地形地势,该镇在洛河设计时修建了4道便民拦水堰,真正达到“一水护田将绿绕”的效果,并将推进水生态修复与河道美化绿化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品种区域布局。
结合河道总体治理,该镇着重论证洛河两岸土地流转的成方连片布局和框架结构,合理确定两岸绿化苗木类型,重点培育发展园林绿化苗木、高档花卉苗圃和观光采摘园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并鼓励大户承包和工商资本进入,由社区、村负责流转土地发包及绿化栽植指导工作。
同时,该镇借农村股份制改革,加快洛河两地土地流转,鼓励整村的土地流转,采取“企业大户+村集体+农户”的共赢发展模式,明确约定农户土地流转的最低收益,实现农户增收、集体经济壮大、农业结构调优的发展目标。
在治理过程中,该镇强化三大举措,把洛河一次治理到位。该镇通过各村大喇叭、微信等渠道,宣传治理河流的政策,按照高标准规划、实施、推进等原则,把洛河治理打造成精品工程,真正把洛河治理变成一项造福洛河几代人的民生工程。
河道的大力整治持续改善了水体环境,记忆中的“洛水”回来了,碧波微漾、鱼翔浅底、白鹭齐飞,儿时的乡情化成发展的热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见硕果。
新闻推荐
2017年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公布 日照3个示范区年审合格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
本报讯(记者管玉杰)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2017年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日照3个示范区经年审合格,继续保留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据悉,日照3个示范区和产品分别...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