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蒋志华严鹏
本报记者张思凯
12月12日,随着国网莒县供电公司库山镇凤凰山中心村10千伏凤西线线路建设完工,莒县公司2017年机井通电与中心村改造工程271个项目圆满竣工。
作为全省农业大县,莒县境内共有1159眼农田机井需进行改造通电,共需改造小城镇(中心村)69个台区。为确保区域内居民客户的可靠用电,莒县公司2017年申请总投资3051万元,进行机井通电改造,共计组立电杆2128棵,架设10千伏线路44.9公里、0.4千伏线路91.2千米,安装变压器149台。
莒县公司始终把加快推进机井通电、中心村项目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及服务民生的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业主、监理、施工3个项目部基建标准化建设,全过程加强对工程项目、安全、质量、造价、技术、综合等多方面管控。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该公司主动与县相关部门进行全面对接,建立工程推进现场调度联络机制,对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现场会商,做到“随时调度、集中协商、现场解决”,切实提高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召开专项工程项目推进会,抽调业务精英组成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专项推进小组,统筹分析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等因素,制定多套符合地方特色的升级改造方案,从线路路径选择到设备配置选型,优中选优,择取最佳设备配置及施工方案,避免重复建设和大拆大建,确保把最优的设备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实现“按村定制”改造升级服务格局。强化属地协同意识,建立供电所与项目建设的联动、联调机制,不断加强与县政府、镇政府及村委会的沟通联系,严格履行属地服务和监督职责,密切配合各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民事协调、安全管理、质量检查等工作。建立民事协调工作小组,对变压器安装位置、线路走径和施工时间进行重点沟通,防止因民事协调延误工程进度情况发生。
下一步,莒县公司将持续加快项目建设,以农网改造为契机,以安全为基础、质量管控为手段,合理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农村电网构架,着力解决农村电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让群众真正用上安心电、满意电,为建设“一强三名”美丽幸福新莒县提供强劲的电力保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江雪通讯员王家宏陈洪福)12月23日13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莒县招贤镇党群服务中心响起,正在值班的接话员纪宇顿时紧张起来,她忙接起电话并在来电记录本上记下:招贤二村一排10户突然断电...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