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霞 通讯员 王学祝王若飞 王晓龙
2017年,莒县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沭河公园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三张“国字号”名片,这一年,莒州大地风起云涌、千帆竞发,莒国古城大幕拉开,新城“井喷”崛起,特色小镇亮点纷呈,棚区改造百姓尽开颜,新型城镇化引领蝶变城乡新面貌,三张“国字号”名片彰显莒城“新颜值”……莒县住建局正以穿云裂石之势,驾“住建速度”呼啸而来。
“创建过程中,莒县下‘绣花功夫\’,精做“绿、水、治”三篇文章,打造出一个个精品工程,让城市变成宜居的‘生态园林\’,进一步提升了莒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莒县住建局局长张传金这样说道。
该局按照“借山水胜景、揽天地入怀,扬莒国文化、绘沭河景观”的规划理念,打造莒县沭河公园,搜集挖掘人文、历史、水文等资源,打造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并采用“珍珠项链式”结构,由南至北沿线布置了城市绿洲、世纪飞虹、绿野迷踪、莒人广场等10余处主要景观功能区和50多个景观节点,形成景观空间和情感空间的双螺旋,成为沭河段人与自然、艺术与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莒县住建局以道路绿化、公园绿化、街头节点绿化、居住区绿化、单位庭院绿化等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绿化率,并精心实施林荫大道建设,按照“一路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风格,高标准打造一批精品林荫大道,老城区“九纵十六横”25条主干道,沭东新区“六纵十一横”17条主干道全部实现了绿化。
该局依水护城,不断提高莒县生态环境和绿地率水平,精心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和保护工程,对护城河、淤泥河等36公里的沟渠进行疏浚清淤和生态修复,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85.8%。实施“林水会战”工程,其中柳青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自源头阎庄镇柳源村至刘官庄镇马驹岭村,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店子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自龙山镇南坊村至店子集镇西屋楼峪,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成为全市科学发展观摩靓点;精心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有效解决“马路拉链”问题……
同时,该局实施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城区31处在建工程,全部实现“6个100%和一个摄像头”全县规模以上27处工程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已安装完成,调试传输数据全部完成。并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4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7%,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此外,该县建成日处理规模500吨的九莲固体废物处置中心1座、日处理400吨的大型垃圾压缩转运站1座、日处理30吨的小型垃圾压缩转运站20座,全县1195个村实现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并实现市场化运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新闻推荐
“昧良心的钱,我一分都不想赚” 陈长娥:诚信经营二十年 做好良心书店
本报记者黄建玲说起陈长娥,圈里人都竖起大拇指,这个从村里走出来的女人,凭着农村人朴实的信仰,坚持诚信经营20余年,做好良心书店,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也树起了日照书商诚信经营的一面旗帜。...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