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费洪芹 通讯员 康广峰
近日,临近上午下班时间,莒县店子集街道姜庄村“两委”成员便带着厚厚的材料来到了街道司法所。经了解,这是因为村集体与村民之间因宅基地问题产生一起矛盾纠纷,村干部第一时间想到了寻求司法所帮助。
事实上,让群众足不出村(社区)即可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专业法律服务,一直是日照市大力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带给乡村群众的“红利”。
“因涉及户数较多,案情比较复杂,我立刻联系了担任姜庄村法律顾问的张守雷律师。”店子集司法所长何永东说。
法律顾问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张守雷律师面对面说法,帮助该村“两委”成员捋清法律关系,讲明法律后果,防止矛盾激化。最终,经调解,双方接受了调解建议。
让群众均等地获得法律资源是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重要关切点之一。早在去年4月份,日照市下发了《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把“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作为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之中,真正让法律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
法律顾问进村居,“零距离”满足群众需求。日照市在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均建立了司法行政工作室,设置法律顾问服务室;建立“互联网+法律顾问”制度,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有效促进法律服务质效提升。
去年以来,村(居)民遇到麻烦事通过微信直接找法律顾问成为日照市农村的一种“新潮”。“因为村里建了‘法律顾问在您身边\’微信便民服务群,我可以经常在微信上解答一些村民的法律咨询,工作比以前忙碌了,也更有价值了!”法律顾问张守雷律师如是说。
同时,日照市还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纳入全市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的大平台中。在岚山区试点,开发应用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信息系统,从宏观上实时掌握辖区内“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为法律顾问工作情况的分类分析、群众法律咨询、法律顾问工作的考核等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实践证明,“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已成为沟通百姓的传声筒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目前,全市共有3029个村(社区)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正常开展工作,法律顾问达到全覆盖。法律顾问举办法治讲座2442次,代写法律文书4602件,调解民事纠纷2750件,解答法律咨询17374次,提供法律援助291件。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刘启芳吕凤臣)眼下,走进莒县海右浆纸搬迁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往来穿梭,工人们忙上忙下……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我们抢抓天气回暖有利时机,加快项目进度,力争6...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