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肖翔太
“伙计们加把劲,赶紧装箱,下午还有3家单位来团购咱的小柿子呢……”3月20日,莒县龙山镇扶贫大棚承包户正与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以来,全镇抢抓地缘优势,结合打造“一万、三千、四大园”计划,提品质、阔销路、借位发展“三轨并行”推动扶贫大棚建设项目,全年实现净收益36.8万元,使贫困户人均受益530元,让龙山农家陆续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
为持续性保障果农利益,今年,龙山镇继续多措并举,建立“三系合一”模式,打通了一条就地“造血式”扶贫路。该镇通过“设施农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以帮扶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入股,将段家河、薄板台、王家山等村贫困农户纳为会员贫困户持股分红,同时充分发挥龙山农业合作社、段家河劳务协会作用,鼓励贫困户参与到生产环节。这种既赚“薪金”、也拿“股金”、还收“租金”的效应,让龙山镇的扶贫大棚实现了“一地生三金”,以复合收入为脱贫增添了持续助力。
除在当地开展生态采摘外,该镇与日百集团签订了“农超对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帮助果农抢占市场高地、保障畅销。目前,该镇扶贫大棚所产的草莓、圣女果已现身日百集团下的各大超市,大大缩短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龙山果蔬”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千亩菜园”片区建设兴建恒温库、果蔬分拣配送中心、农产品深加工车间,提升圣女果、草莓等水果精深加工能力,依托省农高区,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龙山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
新闻推荐
林虎“真的是太感谢安监局的工作人员了,上门帮办、跑腿服务,第一时间就帮我们把证办好了!”莒县蔚蓝气体有限公司负责人尉林津对莒县安监局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3月21日《日照日报》)“上...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