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记者在莒县浮来山街道产业扶贫高效大棚里,看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芸豆开出了朵朵小花、茄子结出了瘦长的果、西红柿硕果累累、黄瓜进入盛果期……
在棚内劳作的村民告诉记者:“俺是后石灰窑村的,这产业扶贫大棚,不但分给俺产业分红,还优先录用俺在这里务工,一天能发70块钱呢。”
据了解,浮来山街道13个高效扶贫大棚占地58亩,每年项目租金收入可达23.2万元,用于精准帮扶贫困户,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贫困程度组织民主评议进行差异化分配产业收益,确保精准帮扶,不搞一刀切。“输血+造血”模式让产业扶贫高效大棚成为推动精准脱贫的“助推器”,确保了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本报记者 刘江雪 通讯员 嵇文娜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管玉杰通讯员苑光友)在全镇1051户174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027户1703人已经实现脱贫,这是莒县招贤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多元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今年以来,该镇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因类施助,扩...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