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姜雪)“过去,山就只是山,现如今啊,山就是财富,就是自己的收入,村民成了股东,大家伙儿啊,都有使不完的劲儿……”近日,莒县店子集街道西屋楼峪村村民郭玉连说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抑制不住兴奋,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给他们村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更好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店子集街道在后西庄、张家围子等5个村情较好的村作为试点,有重点、有步骤地精心组织实施。着力为全街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村村情民情,成熟一批,推进一批。
在落实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的同时,店子集街道实行包片领导包试点村、机关干部包普通村制度,保障每个村都有责任人,并开展入户宣传、征求意见等阶段整合全街道工作人员,深入到村,宣传政策,保证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将改革任务量化分解,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事有人管、责有人负。目前,街道内57个村庄已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了组织机构。
不仅村里的干部,包村干部也必须要得理清思路,知晓流程,清楚村里的基本情况,明晰每一项资产,这是街道对每个包村干部的要求。为全方位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保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店子集街道采用召开会议、印发明白纸、村广播喇叭、议事学习日、包村干部入户走访等多种宣传方式,达到了人人皆知,先后发放“明白纸”3次,宣传单页4.5万余张。
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西屋楼峪村借助“屋楼幸福田园”项目,将村集体所有的560亩果园及部分四荒地共计840亩土地流转给项目方使用,集体一次性增收约1500余万元,以后每年都有土地流转费收入60万元。“全村共清出经营性资产21.43万元,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2258亩,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525人,量化股股权1525股,每股价值140.55元,资源性资产每位成员量化1.48亩。”西屋楼峪村村两委成员张京文说,该村股东代表大会经过研究,计划将应支付的1300万元果园地上附属物补偿费,交由城发集团进行经营运作,每年按6%计提利益,年可增加集体收益78万元。
“以后,我们将进一步梳理总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把集体资产家底在阳光下晒一晒,让广大居民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来。”店子集街道财经服务中心主任徐国庆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周丽娜)9月30日,莒县果庄镇召开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会议,全镇共220余人参加。会议要求,该镇全体脱贫责...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