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吉
故乡位处黄海之滨,月出于海水之上,总是从远远的天与海水相交的地方慢慢涌起。故乡的月亮总是皎洁清亮,暗影清晰,几乎可以分辨出桂花树和一角飞檐,还可找到兔子的身影。故乡的月亮,永远是传说中的月亮。月亮升起来,光是柔的,照在脸上、身上,仿佛被柔软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月下的房屋、院落、草垛、牛羊,都被镀上了一层暖暖的银色。睡在月光里,梦都是温馨的、明亮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城市如昼的灯光,使月亮在人们的意识里淡化了。清亮的月光下,乡村的记忆、故乡月夜的故事便排着队向我走来。潺潺流淌的月光,轻摇曼舞的水草,“咯咯”拔节的庄稼,合着蟋蟀的鸣叫,伴着一片片蛙声,展现在我的眼前。于是时常记起儿时在月亮地里打仗,踏着满地的月光去上学,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到很远的村庄去看电影的情景;顶着明月放水浇麦,在月光与灯光相映的打麦场,伴着隆隆的机器声劳动的情景;在清凉如水的月夜里纳凉,静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和古老传说的情景。空阔的视野,到处是朗朗的清辉,不经意间便自然入怀。那时的月亮总是柔情缱绻,萦萦绕着你、跟随你,默默地注视着你。难忘多少与月亮有关的故事,这足够我们仰望一生的月亮啊,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见证了世事沧桑和现代文明。
还记得小时候是那么殷切地盼望着过节,因为,可以吃许多平日里吃不到的好东西,可以不用做作业尽情地玩到天黑,等到月亮升起来才回家。
真想回到故乡的童年,回到童年的中秋节。下午时分,看着母亲把面和好了,放了油和糖,揉成面团,再备好各种各样的辅料,用手一一按进制好的模子里,制成圆圆的月饼,然后放进备好的锅内,看着锅底燃起的柴草,一会就会闻到香浓的月饼味。到天黑时分,再看着母亲把月饼和洗好的水果摆在院子里的小方桌上,静静地等着月亮慢慢地升起来。老人们说因为月亮辛苦了一年,所以要先供给月亮婆婆吃,然后才轮到我们小孩子吃。母亲总说,吃了月亮婆婆“吃”过的东西,便一年不会生病。那时候居然深信不疑,觉得月亮婆婆吃过的月饼格外香。直到现在,即使是闻名遐尔的广式月饼,在我看来,依然没有家乡的月饼好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到吃了月饼,开始出去赏月,母亲跟我说,月亮里有嫦娥和吴刚,还有一个小兔子。我眼睛连眨都不眨地看月亮,仿佛真能看到月宫里的嫦娥在跳舞,吴刚在砍伐桂花树,还有那可爱的玉兔跑来跑去。那时,我觉得家乡的月亮真圆真亮,看!月亮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得清晰。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的月亮就是故乡,就是每个人思念的脸庞。中秋节是家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在外游子最思念家乡的时候。那一夜每一颗心涌动的都是爱的音符。去年的中秋节我远离了故乡,再也没有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我静躺在床上,窗外,飘起蒙蒙的细雨,一片片泛黄的落叶夹杂着浓郁的眷恋缓缓而落,思绪飘回了生我养我、时时萦绕徘徊在我梦境之中的故乡。
我挚爱的故乡和故乡的月亮,这短暂的离别,让我相依在一个飘雨的时节,一个如歌似梦的暗夜。举杯与那明月相邀,对影却成了三人。听那醺醉的歌,陪之徘徊而动,你看,醉在月光下的游子,轻歌曼舞里,身影凌乱。千里婵娟,是邀寄的乡情里但愿人长久的牵念。
故乡,也许是你不改的乡音和特别温暖的舒适怀抱,在我离开你的日子,让哭成泪人的妻子感觉失去了依靠的肩膀,失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失去了家的温馨,从而变得无所适从。
故乡的月亮,也许是你的银山静水和独具柔情的万般情结,让我离开你的日子,就总觉得自己像那随风飘落的小雨而无处栖落,无处安身;总觉得自己飘来荡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在追求着什么,可终究找不到想要的答案。
我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着自己的行程,而行程中又因为有你而不再孤单,不再寂寥,而异常清新,异常惬意。一碗水能改变荒漠中的一种植物,而一种爱,一种情结也能改变人的一生。故乡,感谢你,感谢今生有你为伴;故乡的月亮,感谢你,感谢今世有你为鉴,有你与我一起解读岁月,解读生命。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莒县税务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平振东李政)“十三五”以来,全市公共机构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5万吨标煤,用水总量476万立方米,分别低于“十三五”...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