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姜雪
创城之风徐徐来,润泽新城细无声。今年以来,莒县店子集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城市管理动员会议和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会议精神,坚持统筹谋划、高位推进,逐步建立城市管理常态化机制,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今,店子集街道正如盛放的花朵,散发出美好城市的馥郁芬芳。
■创城+公益
让文明随处可见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让城市有温度,让生活更美好”……近日,行走在店子集的大街小巷,一批构思精巧、散发着浓郁特色的创城公益广告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眼球。这些公益广告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醒着居民要“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
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该街道多措并举,按照“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的宣传思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宣传活动,在辖区醒目位置和人员密集场所制作公益广告、悬挂横幅等,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着重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使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投入6万余元,在文心东路、宝珠山路设置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公益广告101个,设置路灯公益性广告牌120个,做到城市管理公益广告抬眼可见、举足即观。同时,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和爱心志愿服务队,以公益的力量渲染街道文明的新风。
■创城+绿化
让城市绿意盎然
日前,袁公河街两侧的绿化带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补植苗木。原本缺苗断垅、土地裸露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绿植。
“之前,这个绿化带里堆了一些垃圾,不美观,还招来了许多蚊虫。现在,垃圾一清理,绿化一补植,感觉环境面貌提升了很大的档次。大家伙晚上出门纳凉,心里也开心着呢。”家住街旁的张大娘高兴地说。
创城的关键在于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广大群众在公共服务的提升中受益。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重点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借助创建的契机,以提高绿化品质为着力点,按照“规划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的“四有”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科学规划,优化设计,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力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整体品位。新建修补主次街道路面2.1万平米,修缮路沿石、人行道4100米,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米,栽植、补植各类苗木30余万株,安装防腐木绿化箱210个,营造沭东新城干净整洁新风貌,为居民创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创城+交通
让出行井然有序
繁华的街头,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人行横道,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扶老助幼;停车场内,驾驶员规范停车、安全停放。街道上下共同编织的“文明交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名片”。
创城以来,为营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店子集街道将文明城市创建与交通秩序整治有机结合,努力打造畅通的文明城市。车辆乱停乱放一直是城市的顽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街道开展了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动,在商铺门口,道路旁边,新划定了交通停车位,统一停放方向,并安排专人引导居民规范停车。同时,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对横过马路等行为加以引导,辖区内文明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提升。
■创城+先锋
让模范随处可见
有着10多年党龄的党员张晓军是街道驻地文心东路的沿街商户业主,每天的他除了经营店铺、照顾客人,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到店外引导车辆停放在画线车位,清扫垃圾。而他店外的墙壁上,一面印有“党员示范户”的牌匾格外醒目。张晓军抚摸着牌匾骄傲地说道:“这块牌子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咱就要做的比别人好一点,不管觉悟上、行动上,就要发挥更好的带头作用。”
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党员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活力,店子集街道以党员经营户先锋模范带动普通群众参与创城,凝聚最大工作合力为重点,强化党员商户的培育管理,通过比环境、看卫生,比秩序、看服务,比参与、看变化,在全街道评选党员商户31户。通过“党员示范户”挂牌亮牌,商户们荣誉感倍增,广大党员对自己的身份真正“在乎”起来,对于街道安排的各项创城工作任务,都能主动配合,带头整改不规范的店面设施,带头拆除不符合要求的户外广告牌,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群众主动配合整治门头广告牌400余个,拆除私搭乱建36处、2000余平方米,施划规范停车位1800个。下一步,该街道将建立“党员商户”长效管理和动态考核机制。如果发生群众反映强烈,经查证情况属实的不良现象和事件等情况,实行“一票否决”,立即撤销称号、收回挂牌。
■创城+服务
让生活美好便捷
来到店子集集贸市场上,热热闹闹,小贩们在货架上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行人,讨价还价的声音络绎不绝……曾经在街上经营的商贩王先生说道,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以前在街上经营的时候,只是一个三轮车,卖东西得蹲了地上,帮着顾客挑拣,一天下来很累。现在搬进集贸市场来,空间大了,还有水泥台摆货物,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了。
“一次就都能买齐了,哪里买什么也都固定了,比以前方便多了。”前来赶集的村民们说。
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不仅影响道路交通,还会造成“脏乱差”现象。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店子集街道新建占地40亩、标准化农贸市场一处,疏导商贩“入集”规范经营。同时,街道针对劳务人员集中盘踞驻地十字路口、无处集散的实际,建设全天候劳务人员集散场所一处,为劳务人员提供了好去处。
文明城市创建不仅要外化于形,更要内化于心。“那个厕所是新建的,里面可干净了。”“街上也干净啊,摆摊的没有了,路好走了,还有保洁员天天打扫卫生。”“晚上这些路灯亮起来,可好看了”……
如今的店子集,居民们正享受着创城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实惠。下一步,街道将会继续努力,将全市城市管理动员会议和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会议精神落实到每一处,全力以赴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
店子集街道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民变股东家家能分红
通讯员姜雪
“过去,山就只是山,现如今山就是财富,就是自己的收入,村里每个村民都有份儿,大家伙儿啊都有使不完的劲儿……”说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西屋楼峪村村民张京文抑制不住兴奋,“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给我们村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近年来,按照上级要求,莒县店子集街道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改革过程中,严格把握依法依规、民主决策和程序规范三大原则,保障了改革的高速推进,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做到了应确尽确。
广泛宣传,大力发动。“大伙都知道这事,大喇叭也吆喝来,村干部也来讲解了好几次了”“就是农民变股东!家家能分红!”聊起产权制度改革,田庄村坐在树底下乘凉的大娘们纷纷说道。为全方位提升了群众的知晓率,保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街道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印发明白纸、村广播喇叭、议事学习日、包村干部入户走访等多种宣传方式,达到了人人皆知。先后发放“明白纸”3次,宣传单页4.5万余张。
压实责任,凝聚合力。“不仅仅是村了的干部,包村干部也必须要得理清思路,知晓流程,还要清楚村里的基本情况,明晰村里的每一项资产”,这是街道对每个包村干部的要求。为切实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街道实行包片领导包试点村、机关干部包普通村制度,保障每个村都有责任人。在入户宣传、征求意见等阶段整合全街道工作人员,深入到村,宣传政策。同时立足各村实际情况,将改革任务量化分解,列出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事有人管、责有人负。街道党工委成立督导组,每周一调度通报,厘清责任链条,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突出重点,确保方向。“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确保方向不偏,不越底线,尊重农民意愿,分类精准施策”,这是店子集街道的工作重点。紧紧抓牢清查核实、资格认定和台账登记三大清产核资环节。对农村资产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核实,对纳入范围内的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资源型资产等全部建立台账,并进行公示,严格做到账目清、资产清、类别清。
试点先行、压茬推进。“我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1997人,根据上级指导意见,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我们村实行一人一股、‘生不增,死不减’的静态管理模式,每股价值11952.61元。”店子集街道后西庄村党支部书记说道。为更好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该镇首先选择后西庄、张家围子、田庄等5个村情较好的村作为试点,有重点、有步骤地精心组织实施。着力为全街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村村情民情,成熟一批,推进一批。
“现在啊,大伙都摸清了家底,明晰了产权,咱们村里的产权,进行了‘大洗牌’啊”,前西庄村村干部说道,通过全面清理,把集体资产家底在阳光下晒一晒,让广大居民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了壮大集体经济的速度。目前,街道内57个村庄已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了组织机构。
新闻推荐
出租车行业尊老敬老系列活动,展示文明城市“窗口”形象日照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车
第11届尊老敬老活动启动仪式。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张永斌刘涛)10月16日上午,日照市出租汽车行业文明...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