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敏
成功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意气风发的日照经济开发区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今年以来,开发区以“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思路刷新发展路径,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7月30日上午,冒着高温酷暑,来到此次观摩会的最后一站——— 日照经济开发区,面对一个个如火如荼的大项目建设现场,全体与会人员深深领略到了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力与自信。
总投资113亿元的亚太森博浆纸二期去年这个时间还是一个大工地,现在已经达到试生产条件;预计年底完工的威亚汽车发动机三工厂的建成,将成为韩国现代起亚集团在中国最重要的汽车发动机及相关配件的生产基地;预计年内建成投产的中纺粮油二期项目、凌云海大豆加工项目,将使开发区的粮油加工业更具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这些大项目及其产业链的延伸,正逐渐成为开发区乃至全市率先创新优质发展的有力支撑。
总量在调整,增量也在优化。今年新引进的丰华特种聚酯薄膜项目总投资12亿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普遍看好,4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将占国内特种聚酯薄膜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一期已经试生产的阿泰克汽车配件项目主要生产发动机进气管等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主要为威亚发动机配套;新引进的嘉宏生物科技项目节能、环保……这些新增项目使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
“开发区的存量正在发力,增量正在提升。”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对开发区如是点评。
站在新起点上的开发区要继续加快港区一体化建设,尽快培育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不仅要争当鲁南临海产业区的排头兵,还要成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示范区。杨军对开发区的发展寄予厚望。
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效为认为,开发区要在各项机制体制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成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牟宗华)近日,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10年度日照市继续实施“金蓝领”培训项目,计划培训150人,确定了维修电工、电焊工、钳工、车工等4个培训工种,目前正处于报名阶段。...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