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这只有两个字的感谢信,短到不能再短,对市中医医院产科的每个人来说却是最感动、最难忘的。
2010年3月24日下午4点半,一位来自黄墩镇、穿着破旧的32岁高龄产妇李某在家人陪同下住进病房。住院时,李某已开始疼痛,有临产反应。产科医生迅速为李某做了血型、心电图、B超等产前常规检查。检查结果让产科主任赵彤大吃一惊,产妇是疤痕子宫,曾有多次流产史,前置胎盘,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出现产中和产后大出血。
由于产妇情况特殊,赵彤与当班医生辛崇敏、卢璐会诊后决定,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并通知检验科备足血液,以防术中和术后产妇大出血。5点半左右,产妇被推进手术室。已经忙碌了一天、应该下班的赵彤,考虑到手术存在较大风险,毅然决定留下来,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直接进了手术室。
医生同产妇家属说明了手术存在的风险,憨厚的患者家属说:“求求你们,救救她吧,俺就靠医生了。”
5点半,麻醉师单子宝为产妇进行了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很快开始。当医生割开李某的腹部后,吃惊地发现,产妇不仅仅是前置胎盘,而且是胎盘植入,胎盘大部分植入子宫,胎盘和子宫长到了一起,腹腔粘连,子宫下段明显增宽,下段菲薄,表面血管怒张明显……已根本无法进行手术分离。
赵彤见此状况,立即指示给产妇输血,先将孩子娩出。10分钟后,顺利娩出一名哭声响亮、外观发育正常的男婴。虽然术前进行了充分准备,但孩子娩出后,子宫仍出现大量渗血,手术医生立即向副院长席光明汇报,席光明马上安排医务科科长韩扬代表医院领导去12楼手术室现场指挥,协调相关科室人员参与抢救,并特别强调:一定要尽全力保证母子生命安全。
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迅速恶化,一场生命保卫战在分分秒秒中展开……
晚上10点20分,年近七旬的妇产科前辈任振芳主任,产科副主任卢培玲、护士长王晓玲也接到通知先后从家里赶来,协助处置。由于盆腔粘连致密,泌尿外科马光旭主任也从家里赶来协助手术。因患者出血过多,凝血系统出现异常,血液科许崇艳副主任也从家里赶来。与此同时,产科其他在家休息的医护人员也闻讯从家里赶来待命……一时间,为了这名危重产妇,全院动了起来。
晚上11点15分,李某共计出血3500毫升。手术室又传来“患者急需用血”,年轻医生赵虹、刘玉花立即从12楼向2楼血库奔去,这已经是她们跑的第四趟。
手术室的医生每次出来向患者家属报告病情的时候,产妇的公公、婆婆总是用祈求的眼光看着医生,反复只说着一句话:“求求你们救救她吧!……”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麻醉师单子宝一直守在心电监护仪旁,严密监测着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每一点变化,随时与手术医生沟通。
从下午5点半开始手术,到次日凌晨,这台本来只需要40分钟左右的剖宫产手术,却持续了7个半小时,手术成功。
转入特护病房,又是48小时内的特级护理,赵彤和卢培玲、王晓玲每隔一会就到床前去看一看。
李某家庭非常贫困,医护人员为她送来了小衣服、尿布、奶粉等必需品,善良朴实的李某家人总是说:“谢谢,谢谢……”
惊心动魄的7个半小时,精心照料的10天,李某终于康复出院了,在离开医院前,李某家人来到医生办公室,依依不舍地与每一位医护人员告别“谢谢!谢谢……”她的公公拉着赵彤的手说:“赵主任,俺们一家永远都忘不了您,”同时,将写着歪歪扭扭“谢谢”两个字的纸条郑重地递给了赵彤……
(安剑秋 朱继东 吕志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孟凡虎)7月20日,“山东社会科学院日照调研基地”揭牌仪式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毛继春出席并讲话。毛继春指出,山东社会科学院日照调研基地的建立,是社科研究机构实现与地方合...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