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臣
近年来,日照日报社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全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报社各项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报纸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经营创收稳定增长,大大提升了党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提升理论和业务素质
针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制定了切合报业发展实际的培训计划,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40多万元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自2008年开始分期分批选送中层干部和编采岗位业务骨干到专业培训机构脱产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至今年5月28日,用两年多的时间,70多名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已全部轮训一遍。参加学习的同志感触很深,认为真正学到了东西,开阔了视野,对办报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请进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报社作报告、开讲座,先后邀请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著名学者梁衡,大众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省记协副主席何荣德,上海优尊广告公司总经理尤亦春,嘉兴日报社长张扣林,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艺术总监张光,北京印刷学院院长曲德森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报告,使编辑记者在深入学习业务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二、搭建实践载体,提升实践技能
重视实践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综合运到到新闻实践中,是日照日报社多年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近年来,日照日报社先后开展了“党报七月三贴近新闻实践活动”“走基层,看争先”、科学发展看民生、晨刊记者走乡村等新闻实践活动,开展了鲁南行、“环渤海港口行”、江苏行、记者万里走陆桥等大型异地采访活动,让编辑记者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促进了年轻编辑记者的尽快成才。今年上半年开展的“记者万里走陆桥”大型采访活动,由5个采访组、10多名记者组成,横贯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区38个城市,总行程2万余公里,深入推介了日照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同时锻炼了记者队伍。这是日照日报社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异地采访交流活动,持续时间之长、所到城市之多、行程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作为“记者万里走陆桥”活动的后续,8月11日—8月13日,迎水运百家媒体看水上运动之都暨陆桥城市宣传推介党报合作会商大会在日照市举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的100多名媒体社长、总编、记者汇聚日照,关注水运会,关注水上运动之都。“记者万里走陆桥”活动,是对记者队伍的大练兵,也是是对报社近年来队伍建设成果的大检阅,锻炼了记者吃苦耐劳的能力,展现了记者扎实的采访作风,增强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切实达到了“宣传、推介、架桥、练兵”的初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活动开展不久,市委书记杨军就专门作出批示:“日照日报开展的‘记者万里走陆桥\’活动对‘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打造东方桥头堡、服务鲁南和陆桥经济很有意义,值得关注与借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新和对这次活动大加赞赏,认为“搞这样的活动,形式很好,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有如此魄力组织这样大型的异地采访活动,更是难能可贵”。
三、开展争创活动,激发活力和凝聚力
为深入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日照日报社结合市里开展的教育活动,每年一个专题,将教育活动与创先争优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先后开展了“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十佳编辑记者”“十佳经营管理标兵”“十佳新闻工作者”“十佳管理工作者”“十佳印务工作者”等争创活动,在社内营造了争先进、学先进、当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发展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壮志豪情。2004年以来,在社内先后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做道德建设表率”思想教育活动、“作风建设年”主题教育活动、“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等,进一步加强了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了加快报业发展的危机感、使命感,激发了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为报纸改版、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作者单位:日照日报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陈蕾)8月19日下午,全国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日照市在日照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会议要求,要按照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统一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