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许贞金 李慧萍)今年上半年,日照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近5.5万个,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212人,完成省年度计划的62.8%;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79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9.86%;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3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
进入下半年,面对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大、人力资源市场功能需进一步完善升级等问题,扩大就业、稳定就业依然是全市的就业工作重点。对此,日照市以六大措施推进下半年就业重点工作。
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两手抓。围绕日照市打造蓝色经济区、发展鲁南临港产业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重要时机,将全面落实好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就业影响评估跟踪制度,发挥好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努力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同时,突出本市特色,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就业的效力。
破解群体性就业“瓶颈”。结合转方式、调结构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提供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同时,强化创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继续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岗位,稳步推进“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保底就业,建立信息完全共享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拓宽就业空间。继续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针对性援助,提高困难人员就业成功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建立输入地与输出地联动机制,突出抓好农民工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
注重培训提升就业。将继续组织实施好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落实好各地配套资金,加强定点培训机构动态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共同参与就业培训合作机制,扩大职业培训补贴对象范围,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就业培训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努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推进东港区、岚山区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制定和完善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办法,加强部门配合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财税、信贷、社保补贴、场地安排等优惠扶持政策,特别是力争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实现大的突破。
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针对调整产业结构可能带来行业性岗位流失等新的风险,落实好调整后的失业保险待遇,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援企稳岗政策落实,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做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协调推进失业动态重点监测、失业保险监测和失业调控,实施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目标,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以核发《山东省就业失业登记证》为契机,全面补录和采集劳动就业、就业培训、用工备案、合同管理信息,建立健全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加快公共就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与完善,认真实施就业精细化服务,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健全协理员队伍,有效提升全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敏)今年以来,日照市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全面启动现代农业“121”科技提升工程,特色乡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