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毛洪霞 陈常国
东港区紧紧围绕“争先进位谋提升、岗位创优新作为”活动主题和“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实践载体,搭建起创先争优“四大舞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各自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线上学”“线下训”
并驾齐驱添动力
区委以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为主题,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东港区开发建设“东港干部学习网”,在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网上“在线”学习,制定考核办法,并纳入党员干部评先树优考核体系。全区59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开通网上在线学习,同时加强“线下”培训,实行“双线”互动;邀请专家学者为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作专题报告;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先后组织520余名农村党组织书记和22名城市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分批到诸城、临沂、宁波等地进行集训。
目前,全区已组织专题辅导7场次,上党课、作专题报告118场次,外出参观70多批次,有效提高了各级党员干部履岗履职能力。
“带”真情“联”发展
“双带双联”聚合力
着眼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东港区深化开展以“东部街道带动西部镇、经济强村带动薄弱村、规模企业联系产业村、机关单位联系示范村”为主要形式的“双带双联”活动,给农村带来了可喜变化,为农民带来真切的实惠。今年6月,该区启动第三轮“双带双联”工作,选取76个区直部门单位、50家规模以上企业和40个经济强村(社区),分别联带40个农村社区,搭建起城乡党组织和党员合力合作、共创共建、互帮互助的“合力”平台。
至今,联带单位已为被联带村办实事好事218件。其中,为帮扶村建村级活动场所45个,帮助建设农村社区42个,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380余亩,转移农村劳动力3300多人。
聚党心 通民心
“党群直通”增活力
东港区进一步完善以“党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党群“双直通车”机制,通过支部和党员在产业推动、致富带动、信息互动、服务联动等方面互通互联,搭建起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活力”平台。
日照街道新村通过“直通”形式,对每个党员都设岗定责,全村顺利完成拆迁改造任务;涛雒镇大草坡村设立“党员创业基金”,对想上项目但缺乏资金的党员,由集体贷给5000-20000元不等的启动资金,目前已帮助5名党员新上了致富项目。
目前,全区已开展各类调研活动130余次,走访群众12800人次,征求各类意见和建议800余条。镇村两级为民办实事1100余件;帮助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770人,提供就业岗位2100余个。
“项目化”“工程化”
强化执行提发力
在创先争优过程中,东港区将全区2010年度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继续实行工程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将全区重点工作细化为“7项工程、110个项目”,对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明确包保领导、责任单位、年度目标,把创先争优的着力点聚焦到项目推进上来,全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进展。区委成立的5个督导组,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和各部门履岗情况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并建立起党员干部履岗记实档案,真正搭建起领导干部展示自我,强化执行的“发力”平台。
上述措施积极推动了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99亿元,增长37.39%,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全区招引到位资金项目370个,提报到位资金74.1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刘晓丽)“越是过节,越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越是过节,越是要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没有节假日。”日照港建公司某项目部的安全员小王如是说。节日期间,日照港建公司紧抓安全生产不放...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