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当我们走进和徜徉在薄自洋先生的雕塑艺术世界的时候,不仅都会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艺术成就而喝彩,也常常为薄自洋先生的艺术造型之美所倾倒。薄自洋先生的雕塑艺术作品,不仅是人类智慧和艺术创造的结晶,而且是历史的见证和镜子;这些作品也不仅会陶冶观赏者和现代人的艺术情操,关键是能继续带给未来的人们以美的享受。
薄自洋先生的雕塑艺术因记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时代人物,所以历史跨度漫长、风格流派众多,在这里各个时代的名人名家也只能是不胜枚举了。怎样让广大参观者、阅读者和朋友们,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中国历史与文化这一中华民族共有的宝贵遗产呢?怎样提高中华民族乃至每个公民的艺术修养呢?薄自洋先生给我们修造与雕塑了诸多的历史符号及代表人物,从而又有很大可能地让人们得到“快读”中国历史与温习民族文化,也许这是既简约又明理的方式。薄先生精心塑造并展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文化、时事名人雕塑百余件,他试图用深入浅出的立体文构对它们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使朋友们和观赏者能够在轻松的、愉快的浏览中欣赏各个符号的貌美与阅读时代人物的内涵,并在回忆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然后以此为阶梯,让观者的精神和灵魂在自然而然里步入薄自洋先生设计并建造的神圣的艺术殿堂。
艺术的包容量是非常巨大的,而雕塑艺术又是最直观表达的。所以观赏薄自洋先生的雕塑艺术作品,不仅能让大家更好、更快地阅读与了解美术作品与历史成就,关键是你能从薄自洋先生的艺术创作中轻轻松松地对中华文明与历史人物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与感悟。
当你一件一件地仔细观赏薄自洋先生的雕塑作品,不管是从性质、时代、风格、流派、美感,以及收藏等方面,都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听取才能得到一些简要的内涵。当了解了作品的背景知识,你又能从理解到欣赏薄先生的作品不仅是在艺术界,而且在社会学、历史观等诸多领域都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理念。
统揽薄自洋先生展示的雕塑艺术作品,你是否还看得出他是从不同角度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佛、道、教、旨的解说与礼赞。这也许是薄先生对艺术创作和历史文化的一点既独特又精辟的见解和期盼,是否可以帮助观赏者去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变迁,也就有可能更让人从了解到尊敬薄自洋先生的做人品格和其作品的民族精神了。
因在历朝历代里中国文化及各界名人也是见人见智,所以,不管是对历史的评论和对薄先生的雕塑作品,肯定也会有不同的评论与观点,但作为日照人的“日照河山”之精神,可谓贵精不贵多,相信薄自洋先生的雕塑作品会帮助更多的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日照人”,从而了解“日照河山”之博大精神内涵。
薄自洋先生本身就是一部书,是一部既古色古香,又深邃隽永的劳动生活与文化典籍,他既是日照人,又是“日照河山”之精神的其中一位代言者。人们虽不能企望惊鸿一瞥,浮光掠影的在博物馆检阅一番他的作品就能入其堂奥,但若能细细地解读,并如琢如磨,也许能更多一些领悟个中品味与用心。
薄自洋先生又是一轴画,一轴描摹中华万里河山,状写千秋风雨的历史长卷,他雕塑佛、学、儒、道、教,他刻划意识传说神话中人,他把历史乃至人们心灵中的代表人物一个一个的雕塑还原,他还天真无邪地把人类生殖权能之大神敬伏展示于人们之心间。玉之在山,以见珍而自破;兰之在谷,虽无人而自芳。故在这里,在日照,因有接吻旭日东升的河山海涛,也就有了既自信又自由自在的东夷文化之传人。如今,薄自洋先生叙说中华文明史的雕塑作品虽端坐在日照博物馆中,但不管日照河山里有多少层峦耸翠,凌霄直上,或疏离尘嚣,或归宗自然,都唯愿与知己者携手登临,并在日照河山里作俯仰千古的神游。日照大地,因有走过大江大河之源的金砂银滩,因有歌写日照河山和出身农耕文明的各界艺术家和文学家,所以让人骄傲的薄自洋先生才能把庞大深奥的中国历史与文化人物以立体的姿态摆放在世人的面前,这可能又会从东夷古地的港城带起冲击艺术世界的蝴蝶效应。
薄自洋先生,时刻不忘日照人的“日照河山”之奉献精神,其展示在博物馆的艺术作品,是薄先生捐赠给全体日照人民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既是薄先生汇责任以品质,汇智慧以工技的追求,又是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回归自然,而后又还原美丽的精神理念,他只所以创造出让世人敬仰的成就,既是个人灵性昂扬于蓝天白云之下,又是荡涤胸怀,驰骋情怀,培仁者之大仁,见智者之大智的奉献精神之结果。
在这里,我们解读日照河山之精神,解读薄自洋雕塑作品之胜景,其实就应该让人既感受轻松愉快,又领略赏心悦目的乐趣。但仅于斯显然又有些过于单纯,我们还应该有另一种眼光,别一种旨趣来理解日照河山之精神和薄自洋先生的人品。如明末著名诗人钟惺先生对于山水人物与名胜文化曾有的一段区别的议论,他说:“凡高者皆可以为山,深者皆可以为水也。……一切高深,可以为山水,而山水反不能自为胜景: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胜反不能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胜者也。”他的结论就是说:“曰事、曰诗、曰文,此三者,山水之眼也。”也许薄自洋先生以及他的雕塑作品都可为是日照人的眼睛,都该是“日照河山”里的“精神”,有了“眼睛”和“精神”才有魂魄,才有神韵。所以,日照人和“日照河山”里的风物胜景便可能产生出男男女女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永恒、默契与爱心。
日照也是一部古色古香、深邃隽永的历史文化典籍!因为日照更是一轴描摹中华文明万里河山,状写千秋沧桑风雨与神话的长卷。
薄自洋先生及其创作的艺术作品既然是日照的“眼睛”,就该是日照河山里的道藏法眼,就该是艺术精神世界里的天地追问。
2010年10月25日写于欢乐海洋工作室
费立强 联合日报特约评论员
商品与质量《民生周刊》首席评论员
著名诗人 时事评论员 文艺评论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丁兆专)近日,市公安局在该局“日照警务网”开通了“日照公安服务在线”,市民足不出户,就可通过该网站申办交通、户政、出入境、消防等95项公安业务。“日照公安服务在线”,是集...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