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日照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产业的破题之笔,“威亚”是日照构筑特色产业格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威亚”自身的发展,还是围绕“威亚”日照为其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所作的一系列工作,其经验值得深思与总结。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威亚”系列报道,对“威亚”发展的前前后后做一个探析。
本报记者 李敏
10月29日,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各个工厂的生产线像往常一样平静运行。然而,和“威亚”有关的一条消息却打破了港城的平静,令人振奋不已。
今年前三季度,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共生产发动机16.85万台,同比增长87%;实现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9月份当月生产2万台,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49.3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84.8%,利润2.7亿元,扭亏增盈2.8亿元。
没有高质量的大投入,当然不会有企业高质量的发展。作为迄今为止山东省最大的利用韩资项目,从2007年4月“威亚”一工厂投产,到2009年5月“威亚”二工厂投产,再到2009年11月“威亚”三工厂开工建设,还有今年新上的一个变速箱项目……短短四年时间,“威亚”就连上三期,建设了六个项目,连续不断的投入,带动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高效发展。
充分发挥和放大现有产业项目和企业的优势,聚力扶持企业扩建、续建,进而迸发出“二期、三期”效应,让企业衍生产业链、让产业链发展为特色产业集群、让特色产业集群成长为大工业基地,走低成本、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威亚”使日照人在产业发展理念上有了根本的变化,利用“威亚”的“二期、三期”效应,推动其他配套项目迅速落地,初步建立起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产业集群。
今年7月16日,日照市与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签署了2.9亿美元的汽车配件合作项目协议,韩国现代集团继续在日照市增资建厂。这也是继威亚汽车发动机、威亚汽车模具、岱摩斯车桥项目后,双方战略合作的又一重大突破。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汽车配件项目规划生产能力为汽车核心配件80万套。其中,一期计划投资1.3亿美元,生产规模为40万套,计划2011年建成投产,生产的汽车配件将以面向中国国内销售为主。
“最初我们公司的发动机设计年产量为10万台,去年为25万台,今年设计产量可达40万台,明年可达到50万台。”现代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丙浩对“威亚”的发展充满信心,“去年年初,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公司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在日照市和开发区的支持下,我们积极应对,现在经营状况已经好转很多。我们将以最新的技术和优良的环境为基础,努力成为中国的模范企业、优秀企业。”
就在记者去采访时,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年产20万件缸体的三工厂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而投资2.3亿元、年产40万套自动变速箱壳体的铸造二工厂也已开工建设。随着“威亚”一个个项目的上马,一个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正在形成。
新闻推荐
近日,在日照保税物流中心,入驻企业对存放在中心的调味鲭鱼罐头进行了贴牌、喷码和包装,这是中心首次实现对物品进行“简单加工”的功能。图为工人正在对罐头进行包装。(本报通讯员张智源)...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