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8月21日下午,记者在日照植物园的乡土植物园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母亲手牵着六七岁大的女儿,根据树木上的标识牌,耐心讲解着泡桐与枫杨的不同。从年轻母亲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可以看出,这对母女在此度过了一段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
走进日照植物园,就如同走进了一座现代城市的绿色课堂。无论是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植物和湿地资源建造而成的耐盐植物园、水花园,还是收集浓缩大自然风光的盆景园、名木园,无论是乔灌花草复层种植还是引种驯化的观花、观果植物,自然生态与匠心独到的创意手法相互结合,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获取大量绿色科普知识。
植物园中,一株株苍翠蓬勃的植物身上,都顺势悬挂着一张植物简介牌,上面详细介绍植物名称、拉丁名、别名、花期以及生态属性等。“这个简介牌便是植物的‘身份证\’。”日照植物园员工徐月民向记者介绍。为每株植物制作“身份证”,不仅增添了观赏性,更加增添了科普性,帮助游客开阔了视野,使花卉绿植知识在无形当中已经深入人心。
位于植物园东侧的水花园和耐盐植物园,原本是一大块湿地。如今放眼看去,湿地里不仅保留着原生的芦苇丛,(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日组宣)近年来,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以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的“四强四优”活动为抓手,以“四好班子”和“品牌员工”建设为着力点,解放思想...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