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文军 庄裕方)日前,日照市举行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大会暨“国家级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仪式。会上,签约项目17个,涉及海洋装备、汽车零部件、造纸、粮油食品、能源冶金、现代物流和总部基地建设等产业,协议投资达322亿元。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带的战略部署,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全力打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产业、海洋食品及粮油加工产业、浆纸及印刷包装产业”等临港优势产业,加快构建“4+1”特色产业体系,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努力构建现代临港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产业、海洋食品及粮油加工产业、浆纸及印刷包装产业四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年产值均达到300亿元—500亿元,力争达到800亿—1000亿元;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使该区成为全国重要临港产业基地。
配强“指挥部”,用好“智囊库”。成立产业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深入研究,及时掌控,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产业集群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共同研究解决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了解和把握产业集群发展动态,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专门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聘请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副会长薛荣兴、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和、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传志等40余名同志为该区经济顾问,广泛发挥优秀企业家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为该区发展献计献策,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和带动功能,争取创建更高层次的产业示范园区、试点园区;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切实建立起对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发展的各类平台;全面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尽快实现“今天项目签约、明天就能落地建设”的配套标准;成立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协会,促进产业发展;鼓励发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对在该区新注册机构给予适当优惠及补助;鼓励建设专业信息平台,引进专业化、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企业,建设行业信息交流、传输和发布平台,为企业提供生产资料、产品咨询、人才流动、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和信息咨询。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策划招引产业龙头项目和一批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项目,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积极发展一批填补产业空白点、壮大产业薄弱点的项目,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快速壮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集群和与龙头企业配套的项目,强化产业招商;强化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继续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服务;鼓励争创品牌,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区,提高产业集群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竞争力。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重点从金融机制、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等多方面开展创新。积极引进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加强与蓝色经济区、鲁南经济带各地的金融合作,建立政府间、相关监管机构间的沟通机制;出资3000万元设立“过桥专项资金”,化解中小企业资金瓶颈。支持“产业飞地”建设,“产业飞地”内企业实现地方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加大扶持企业上市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上市的意见》,力争到2015年,实现该区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3家,重点培育的拟上市企业达到15家。
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设立了产业集群发展资金,用于产业集群各项扶持奖励,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坚持亲商、安商、富商,开展“个性化服务”、“走访式服务”、“提速式服务”,营造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实施人才战略,积极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现有企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设立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依托科技孵化中心,加快构建政策、信息、融资等服务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家级一流开发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王秀洁)9月15日,在沈海高速公路K713+100处,一辆小客车与一辆满载乙醇的槽罐车因大雾发生追尾,导致大量乙醇泄漏,发生爆燃……当天,由市公路管理局、市公安交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市卫生...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