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9月14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在检查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时强调,要抓住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机遇,提高质量,提升层次,完善功能,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群众满意的安居工程。市委常委、东港区委书记张永霞,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斌参加活动。
自2008年以来,日照市城中村改造全面展开并实现历史性突破,主城区89个城中村,14个完成改造,44个正在改造,剩余31个村明年全部纳入改造计划。今年,省下达日照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14125套,目前实际开工建设15395套,完成计划的109%,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开工。
杨军先后查看了市中心商务区改造现场,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石臼街道凤凰花园北区、日照街道东关北路商业街、秦楼街道南小庄和高家岭村城中村改造现场,听取了东港区和市建委工作汇报,慰问了奋战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线的干部群众,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尽快让百姓住上满意的新房。
杨军指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工程,又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改造的部署,在各级各部门的全力推动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日照市城中村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排出时间表、进度表,倒排工期、层层细化、严把质量,确保保质保量地兑现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
杨军要求,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打造定位高端、功能齐全、生态绿色的城市综合体。要把市中心商务区作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样板来抓。在服务定位上,既要坚持服务于市区和商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百姓生产生活的需求,更要服务鲁南临港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建成服务区域经济的综合商务中心。要坚持以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使其宜居、低碳、环保、智能,实现现代商务与自然生态的良好融合,打造生态绿色CBD。要加强信息网络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服务,规划并实施数字CBD建设,适应现代办公要求。要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围绕港口经济、总部经济、创意经济发展,打造具有蓝色经济特色的中心商务区。要超前规划,通过人车分流等模式,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同时,在中心商务区建设中,要为周边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巩固好、发展好日照市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
杨军强调,要把安居作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安居先行。以打造样板、形成亮点的标准,注重大中小三个配套,统筹周边教育、医疗、创业、商业、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配套和社区内部建管,切实提升改造建设的水平和品质,形成建设质量高、配套功能齐全、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新型社区。要善始善终地落实好各项任务,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依法和谐拆迁。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多配钥匙少配锁”的服务理念,为城中村改造创造良好环境,全面落实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和建设任务,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李希瑾许崇国)截至9月14日,日照港股份三公司焦炭吞吐量达100.35万吨,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同比增长91%,成为公司本年度镍矿等第四个过百万吨的货种。2011年4月初,中国最大、世界第...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