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滕聿刚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他们父母的天使。
在日照市社会福利院里,生活着42个“折翼”天使。他们几乎全部患有严重的先天疾病——— 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髋、膝关节脱位、双下肢肌腱挛缩畸形……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 党。从刚出生几天到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一群可爱的天使被浓浓的爱包围着,享受着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见到市社会福利院院长严秀玲时,她正在巡房。4岁多的脑瘫患儿党民涛,刚来福利院时还不能走路,经过护理人员的康复训练后,现在已经能够向前挪步了,而且能借助工具辅助走路了。见到严院长,党民涛笑着张开手扑到严院长怀里,用有些含混的话说着“阿姨给我搽香香了。”
严秀玲介绍说,以前,由于条件所限,这些孤残儿童寄养在社会热心人的家里。2008年10月,市社会福利院把寄养在社会家庭中的10名弃婴、孤残儿童接到福利院集中养护。社会福利院聘请专家制定孤残儿童的康复医疗实施方案,建立医疗康复训练计划,定期聘请医疗专家给孩子们做康复训练和智力开发,还特地聘请经验丰富的7名护理人员精心照顾、养育他们。根据孩子们不同的饮食习惯,指定专人负责养护儿童的伙食,每餐四菜一汤,变换花样,并注重营养搭配。严院长和工作人员纷纷从家里拿来自己孩子穿的衣服、孩子爱吃的食品、爱玩的玩具,有的还时常将其带回家里照顾,感受家的温暖。到2011年初,市社会福利院已经救助社会弃婴、孤残儿童50多名。
2011年6月28日,新的市儿童福利院建成启用。新院建筑面积4723平方米,设计床位200张,环境优美,通过活泼的色彩、可爱的造型表现儿童的天真活跃和幸福美好的未来。
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严秀玲说,从早到晚,专人24小时看护这些孩子,从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到活动和康复训练,7名护理人员和福利院的干部职工连轴转,常常忙得几天都不能回家。
“我们这点苦算不了什么,就是经费有点紧张,”严秀玲说。2010年,这些孩子光在中医院就花了60多万元治疗费。“中医院给免了一些,还有一部分先欠着。”被社会福利院收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先天重病的弃婴,每年的治疗费用是最大的一笔支出。严秀玲呼吁,除政府财政支持和福彩事业募集的善款外,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多关心这些孤残儿童,以提升全市社会弃婴、孤残儿童的生活、护理、医疗、康复、教育水平,增强孩子们的生活自理和自立能力,让他们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地幸福成长。
新闻推荐
日照港股份一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利用现有设备设施广泛收集雨污水循环再利用,不仅杜绝了污水排放,而且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截至今年9月份,已收集雨污...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