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新闻 五莲新闻 莒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日照市 > 日照新闻 > 正文

放过女娲吧,她只是个传说

来源:济南日报 2012-06-12 14:06   https://www.yybnet.net/

■陈曦

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等23位专家形成共识,日前在山西娲皇宫发现的遗骨可能属于女娲。对于把“女娲”与人祖庙发现的人骨画等号,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认为很“玄”,所谓“三皇五帝”目前看来还只是传说。记者另悉,参与该考古工作的单位中有一家旅游开发公司。(6月11日《大河报》)

在全民娱乐时代,某些学术专家也不能免俗,他们总是披着“科学”的外衣,制造着一个个耸人听闻的“共识”,试图把元古飘渺的神话变成不容质疑的史实,并以此挑战公众知识和理性的底线,可谓将恶搞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混娱乐圈的艺人玩玩恶搞的把戏,公众也就是一笑而过,可专家学者郑重其事地为“三皇五帝”正名,万一有些不喑世事的小孩、学识匮乏的大人信以为真,再借机迷信、祭拜起来,让“赛先生”这位“五四”就推崇的偶像情何以堪?

私认为,女娲遗骨鉴定组的23位专家,虽均属业内权威,德高望重,也动用了同位素测年等实证考古办法,但达成的结论却依然让人难以信服,恐怕这点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女娲是谁?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有啥贡献?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知晓了这些,但凡吃过几年墨水的人都会将女娲当成虚构的神话人物,可吃了几十年中国墨水甚至西洋墨水的专家,却如此费尽心机编织着美好的女神下凡图,是近期忘记吃药了,还是吃错药了?即使人祖庙发现的遗骨确系来自6200年的史前时代,又怎么能证明那就是神一般存在的女娲?就因为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墨书“皇帝”?没准是别的不走运的皇帝呢。

23位专家经过一番漏洞百出的论证,匆匆推出了震惊史学界的共识:女娲遗骨终于重见天日。记得“搞笑诺贝尔奖”设了个考古板块,倒是不妨让这伙俗称的“砖家”们前去收几块板砖。其实,仔细一想,这事儿也见怪不怪了,河南新密、江西宜春为了“嫦娥奔月地”争相论证,虽未大打出手也颜面尽失;山东日照不仅有嫦娥奔月遗迹,还有嫦娥墓和后羿墓,联想可真周到啊。说不定,N年之后,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还能冒出鸿钧老祖、通天教主、原始天尊的遗骨,找到盘古开天辟地的斧头、孙行者专打妖怪的金箍棒,哪吒上天入地的风火轮呢。

说到底,这些神仙遗骨、遗物的出土,离不开经济利益的驱动。所谓专家学者的共识,就是在某些官员、商贾的隐秘授意下,为一系列的旅游开发提供伪科学依据。而有了这一纸的“权威”证明,各地就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出唬人的旗号,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民众前往参观神仙真身,以及各式元古宝物。如此一来,拉动GDP增长,增添政绩成果也就指日可待了。这不,女娲的遗骨刚鉴定完,专家就献媚地提议建设祭祖广场、朝圣天阶和史前人类博物馆,并修复人祖庙和伏羲庙作为旅游项目,为当地政府想得如此周全,真是难能可贵,话说鉴定费多少银子,提议费还另给钱不?

作为专家学者,绝不能丧失独立判断,违背学术道德,更不能为了献媚于权力,而甘为犬儒主义者;作为地方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未尝不可,但千万别搞成了“鬼神搭台,政绩唱戏”,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女娲遗骨这种骗人的招数,还是省省吧。

新闻推荐

“射雕情侣”练不成文化必杀技

■陈曦湖北襄阳市小北门广场将设立“射雕情侣”雕像,预计8月底落成。据官方介绍,郭靖黄蓉雕像总耗资100万元,以金庸小说中“襄阳大战”为原型,力图展现文化魅力。建成之...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放过女娲吧,她只是个传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